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合作建立知识联盟具有重大意义。知识联盟中的信任可区分为社会信任与私人信任两种。社会信任是知识联盟形成的关键因素,而私人信任则促进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信任缺乏对知识联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前,以标准模块为基础的制造模式正在全球各产业迅速推开,模块化成为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产业模块化降低了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壁垒并且使产业价值趋于分散。企业应该做好战略定位,实施内部的模块化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以抓住产业模块化契机,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关于知识联盟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对知识联盟的研究大都侧重于联盟的一般特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了中国与国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中面临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于茂荐 《经济师》2008,(8):14-15
在入世的保护期结束之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着来自外资零售业巨头的越来越严峻的威胁。文章在对我国零售业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得到政府应对外资零售业加强制度监管,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5.
供应商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然而,供应商创新能力是否差异化影响了企业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能力呢?并且上述影响是否随着双方技术距离变化而发生改变呢?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文章研究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技术距离对于企业不同类型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创新能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但抑制了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企业供应商间技术距离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技术距离负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随着技术距离的增加,技术距离将逐渐消弱并最终逆转供应商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利用式创新能力的正面影响;技术距离正向调节了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技术距离较大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正相关。技术距离较小时,供应商创新能力和企业探索式创新能力负相关。文章深化了现有理论对供应商知识整合的认识,为企业通过供应商选择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前,以标准模块为基础的制造模式正在全球各产业迅速推开,模块化成为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产业模块化降低了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壁垒并且使产业价值趋于分散。企业应该做好战略定位,实施内部的模块化和组织结构的网络化以抓住产业模块化契机,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结合虚拟企业的动态性和间续式结盟特点,探讨了信任、声誉机制在虚拟企业治理中作用。把信任区分为能力信任、善意信任、完整性信任。声誉机制和不同种类信任结合在虚拟企业各阶段作用不同。在虚拟企业构建期,能力信任是结盟合作的基础,声誉机制使得虚拟企业合作伙伴快速选择成为可能。在运行期,主要体现为善意信任的协调功能,声誉机制的稳定功能。在解体期,完整性信任和声誉结合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专用性投资使企业拥有了异质化的资本,使供应链获得了独特而又难于模仿的市场优势,这是供应链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供应链契约的不完全性,专用性投资在创造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易引致机会主义风险,因此,必须选择恰当的治理机制以保护专用性投资的价值创造效应而抑制其负面效应。我们认为,关系契约可以通过利益导向型机制和关系导向型机制实现对专用性投资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知识联盟的研究成为热点,但是对知识联盟的研究大都侧重于联盟的一般特征。本文结合我国实际,讨论了中国与国外企业建立知识联盟中面临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知识联盟中的信任: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信任的主客体属性出发,建立了知识联盟中信任的多层次模型,对知识联盟中的信任层次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分析了信任的主体、客体属性及其对建立信任的作用;然后,把信任主体分为个人与企业,信任的客体分为个人、企业和联盟运行系统,分析了不同层次信任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知识联盟信任的形成模型和建立信任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