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边缘区在快速城市化条件下面临土地、资金和劳动力重构的挑战.本文以佛山市顺德区马岗片区为例,探讨即将城市边缘区农村城市化和谐发展的模式,提出把土地开发经营方式、农村管理体制、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通过"政府-开发商-村民"的合作模式和土地使用权股份的形式,维护各方利益和社会公正,有步骤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遗产廊道与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遗产廊道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不仅强调了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其生态价值和经济性.我国有着丰富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还缺少遗产廊道这个层次上的架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类似于重要遗产如大运河的保护.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既是保护众多的线形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个地方的文化体系往往由多种文化组成,是新旧文化重叠和整合的结果,而随着文化变迁最终会形成多重文化在时空上的层叠和整合.基于发生学方法以及“多重文化时空层叠整合”的概念,以红军“四渡赤水”区域为研究背景,选取三种主要文化(盐运文化、古镇文化和长征文化),揭示其文化形态的发生过程,并展示三种文化的空间叠合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a)“四渡赤水”相关区域内的赤水河是川盐入黔的重要场所,留下了盐运文化;b)盐运遗留的集散地和市场形成了盐运古镇,成为后来的古镇文化;c)盐运古镇在四渡赤水过程中发挥着各项作用,是长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d)旧文化在新文化诞生时并未消失,而是经过重新选择、转变和解释后与旧文化形成了多重文化时空上的叠合.最终呈现出盐运文化、古镇文化与长征文化等并存的状态.由此得到的启示是,在研究地方文化时不能割裂地去看待某一种文化,更应注重其发生演化过程,最终实现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4.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圆桌会议等方法,对2005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05版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风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作用巨大.但规划控制与实施存在不少问题:1)空间发展超出规划建设区限制;2)游客数量超出环境容量、接待设施建设过多;3)同质化建设投资风险巨大;4)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总结出风景名胜区中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实施有以下特点:1)合理的总体规划与严格实施是城镇有序建设的保障;2)政府和市场的不理性逐利是规划实施问题的主要源头;3)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城镇旅游经济增长是风景区城镇规划的持久疑难问题;4)重视每一次规划调整和改变的过程与再决策,有底线的妥协是对待疑难问题的原则.总体规划的编制、评估、修编过程中要持续关注涉益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政府对规划实施控制的度.  相似文献   
5.
观澜古墟是现在深圳市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墟市。观澜古墟存留至今是其所处时代的经济环境、社会意识、产权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去几十年间古墟"自发保护"的历史,给古墟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为了观澜古墟未来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政府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采取多种模式解决产权问题,鼓励涉益者参与并重视华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水规划对水资源情况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水资源情况的变迁,包括水量、水质的变化及水问题的变迁,并结合分析北京历年水规划的演变过程,发现北京水问题的加剧与水规划之间存在联系:因不同目的而修建的各类工程来控制复杂的水系加剧了水资源紧缺;流域的分项规划加剧了水问题复杂的矛盾关系;工程水利的过度与资源水利的缺乏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以需定供的供水规划加剧了地下水沉降;农业污水灌溉措施的不完备加剧了水污染.总体而言,水规划并不一定有利于水问题的解决,甚至部分会加剧水危机.城市规划(包含水规划)作为城市化方式的表征,从而笔者更进一步探讨了具体是城市化还是城市化的方式加剧了水问题,而非笼统的认为城市化即导致水问题的看法.最终为今后北京城市规划及水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普遍意义上讲,对未来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可构成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在此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背景下的雨洪管理途径——基于低影响发展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晶  李迪华 《城市问题》2011,(9):95-101
基于城市对雨洪管理的需求,综述了低影响发展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等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描述,旨在让低影响发展这种可持续的雨洪管理途径能够被更广泛地理解、接受和应用,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将生态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以北京市东三乡为例,提出了运用“反规划”理论和景观安全格局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土地控制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导则;(2)依据不同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和土地控制分区,调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符合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可以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念和方法上的借鉴,也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发展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