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2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失配"假设自提出以来,其研究成果对国外城市就业政策、空间发展政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我国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文章借鉴国外"空间失配"理论,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对兰州市城关区城中村就业问题中存在的空间障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问题也变的日益突出,成为了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城中村"的改造问题.论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展示了兰州市城关区"城中村"改造后居民的收支变化、出行方式变化、邻里关系和就业状况变化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西安与兰州空间相互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阶段)下,具有不同的特征,即区域内的社会空间组织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式和最佳模式;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作用;通过对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理解,运用威尔逊模型,计算了西北五省省会城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西宁、银川)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以西安市和兰州市两省会城市为例,分析了它们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位置服务信息逐渐增多,为研究旅游流时空特征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和视角.文章利用新浪微博LBS签到数据和核密度估计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对兰州市旅游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流在时间维度上存在明显的节律性,无论是年变化,还是日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旅游流初现期-高峰期-回落期-休眠期变化特征,季相变化明显,夏半年和冬半年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特征显著;日变化呈现偏态“金字塔”形结构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具有典型的“核心(城区)-边缘(周边区域)”结构特征,切合旅游景点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女性游客签到量大于男性游客,流量变化小于男性;女性游客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活动,男性游客则偏好户外活动丰富的郊野森林公园.省、内外旅游流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明显的“超前-滞后”效应,在空间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从旅游流活动轨迹来看,表现出明显的“轴线-散点”态势:中山桥-白塔山公园—城隍庙-黄河母亲像-水车博览园为主的“黄河风情线”是主要的轴线,而外围地区主要的景点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散点”,无论是主城区,还是外围地区,均没有形成闭合的旅游环线.  相似文献   
5.
6.
绿洲城镇是人类活动最集中、人地关系最敏感的区域,也是"三生空间"(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矛盾最严重的区域。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是控制城镇无序蔓延,引导城镇空间有序发展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是国家和地方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黑河中游地区绿洲城镇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境质量的绿洲城镇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首先,基于InVEST模型评估绿洲生境质量;其次,将绿洲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嵌入SLEUTH模型,模拟城镇增长边界;最后,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城镇用地面积为控制规模,并结合生境质量评估结果对模拟边界进行修正,最终划定城镇增长边界。结果表明:划定边界内总面积为104.67 km^2,剩余可建设用地面积为22.14 km^2,以低等级生境质量为主,占边界内新增城镇用地的66.98%。绿洲平原区和山前洪积扇区的城镇增长空间较小,剩余可建设用地比例分别为9.96%、24.57%;绿洲边缘区的城镇产业园区空间增长潜力较大,剩余可建设用地比例为52.53%。该划定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对绿洲城镇增长边界划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甘肃工业负债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负债居高不下。若任其发展,积聚的风险一旦释放,不仅会造成工业生产的大幅振荡,而且会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的难度,甚至会危及全省经济、金融秩序。一、工业负债规模及分布特征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8.
旅游影响下的城镇空间转向——以甘南州郎木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录仓  李巍 《旅游学刊》2013,(12):34-45
空间转向是目前社会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郎木寺镇是甘南州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郎木寺镇的整体空间序列, 依山就势, 形成三重空间, 即“神性的佛教寺院空间”、“静谧的传统民居空间”和“喧嚣的商业空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介入, 打破了传统社区演替的滞缓性, 引起空间结构转向。这种转向不仅体现在外部空间形态上, 更表现在内部结构上。在多元文化和多种利益的群体性渗透、参与中, 三重空间开始了剧烈的入侵与演替。在旺盛的旅游需求推动下, 寺院空间的纯净性遭到浊化, 神圣性、主导性“塌缩”, 开始向世俗化转向, 并衍生出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非宗教性功能, 其空间表现出封闭中的开放性, 并不断向商业空间入侵。民居空间则打破原有的私密性, 发生了功能和样式变化, 由单一的居住功能转向为居住—旅游服务复合功能。典型藏式踏板房转向为普通的平房, 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消退, 室内宗教设施明显减少, 在外部空间上表现出竞争格局下的收缩与调适。居民行为从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多种经营转型, 而浓郁的宗教信仰热情减弱, 宗教活动减少。商业空间不断向居住空间侵入, 由初期的商住一体化空间向均质性商业街区转向, 并促生了多元化的商业业态, 成为最具开放性的商业—文化复合空间。这种空间转向, 从时空维度上讲, 可以归纳为同质同类转向(1990 ~1997年):社区较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 以宗教和血缘为联系纽带的社区结构相对稳定, 三重空间以相对分离为主。同质异类转向(1998 ~2000年):旅游吸引力逐步增强, 原有社区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社区空间结构出现了文化基质不变, 而商业、服务类型逐步增多, 但三重空间相互侵入并不明显。异质异类转向(2000年以来):旅游需求旺盛, 旅客激增, 社区空间结构发生了适应性变化, 三重空间的侵入和渗透性加强, 演替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9.
低碳目标导向的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以兰州市为案例探讨低碳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模糊线性规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从碳源和碳汇两方面构建模型显示碳蓄积最大化优化解与碳排放最小化优化解基本吻合。对兰州市2005年以及规划目标年的碳蓄积量和碳排放量进行估算,与原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到2020年兰州市年均碳蓄积量可增加14.7万t,年均碳排放量可减少18.69万t。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设用地和林地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碳排放量约占97%,林地、耕地、牧草地是主要碳汇,碳蓄积量约占84%。研究结论:低碳目标导向的优化方案对于增汇减源的效果明显,可为规划方案今后的修编提供借鉴和补充,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录仓 《商》2014,(37):29-29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方式有许多。然而我国的建筑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手段相对较单一,主要是以负债融资为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风险,一旦经济发生波动,如发生经济危机等,使企业的资金来源无法为企业继续提供资金,企业将会陷入困境。本文在回顾了前人对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研究成果之后,对我国建筑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做出了实证分析。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国内外对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了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实证分析。用到的工具和方法是SPSS和其中的散点图和相关分析。分别研究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周转能力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对现有的状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