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本文提出了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地区增长差异分析框架,将各地区劳均产出差距分解为劳均资本差异、经济规模差异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三个部分。利用改革时期的省级数据,本文发现尽管要素投入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全要素生产率是造成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地区劳均产出差异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将成为今后中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且,1990年以来中国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绝对发散趋势,严重的技术扩散壁垒加剧了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短期内地区差距不会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政府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进行调节,尤其要促进地区间技术扩散,使各地区更好地分享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论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 ,我国部分国有企业逐渐地在其经营改革中实施了经理股票期权 ,虽然有一定成效 ,但同时也存着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文章阐述了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实施的具体模式 ,同时指出了我国在实施这一激励计划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长假”拉动消费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对假日经济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假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要具体研究长假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必须以年度和全国数据为基础,考虑长假所引起的消费的时间分布和地域分布的变化。本文把长假作为虚拟变量引入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假日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我国的消费结构,其作用主要是改变了居民的消费偏好。对于长假消费和假日经济这一新鲜事物我们应有更清醒的认识,从长期和总体上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而不能指望假日经济短期内启动国民经济,不能因其一时半刻或者一城一地所表现出来的突出功效而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