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7篇 |
工业经济 | 5篇 |
计划管理 | 9篇 |
经济学 | 34篇 |
综合类 | 16篇 |
运输经济 | 4篇 |
贸易经济 | 3篇 |
农业经济 | 2篇 |
经济概况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结合山西省某建筑工程实例,详细介绍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低碳设计方案,结合线性规划探讨房产价值的变化特征,总结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以此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转型。 相似文献
3.
4.
5.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建军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6):39-41
通过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供给扩张过程、货币政策目标的演进和货币政策作用过程等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多维透视,不难发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中国18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直处于反膨胀和反通缩的过程中,总体来看,绩效并不显。 相似文献
6.
货币供给的性质:内生抑或外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梳理了中外学术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从币材、经济体制、货币供给结构、货币供给机制等多个层面探讨了货币供给的性质。其研究结论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它既是内生变量又是外生变量。正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实现金融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在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经验实证表明 ,中国 18年货币政策操作经历了反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两方面的考验 ,总体来说是有效的。当前妨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内部存在信贷收缩机制。要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放宽中小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市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金融市场应该是开放型、复合型的金融市场。开拓完善西部金融市场宜树立大金融概念,从财政、金融、证券、保险、基金等方面着手。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构建西部金融市场应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扶持。在西部大开发初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府扶持尤其重要,本文就此提出了六点金融政策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的建筑中,钢筋和混凝土的应用是最为常见的,使用混泥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裂缝的出现,文章主要针对此问题通过具体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建军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2):41-44
要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准确定位货币政策本身,包括货币政策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货币政策有无结构性调控功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应选择“单一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等;二是改善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社会环境,如寻求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再生之路、破除县域金融服务真空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