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根据对1986-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非粮户增长趋势明显,自粮户和小规模农户依然占有较大比重,种粮大户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不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对国家粮食安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积极应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植意愿、生产效率、储存销售方式等与粮食 相似文献
3.
密封价格拍卖或招标中的有限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密封价格拍卖或招投标中的有限腐败问题,探讨了当行贿者通过行贿招标主持人获得多次出标机会,而其他竞标者不知道这种有限腐败行为时,对拍卖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在第二价格拍卖机制下,由于竞标者按真实估价报价总是弱占优策略,该有限腐败行为在此拍卖机制下不会产生影响。但对于密封的第一价格拍卖机制来说,由于行贿者的多个标价中的最高标价比其他竞标者的标价更强势(aggressive),导致其他竞标者获胜的概率减少,行贿者获胜的概率增加。而行贿者的其他出标机会所用的出标策略比其他竞标者的出标策略要弱势,所以在保证期望收益增加的情况下所付出的期望支付有可能比在没有腐败情形下的期望支付要低。特别地,当行贿者获得更多的出标机会时所采用的出标策略与我们的直觉是有差异的。有限腐败对于物品所有者来说是不利的,他的期望收益随着行贿者的特权的增强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可靠性高的自动测试系统,在硬件方面采用PXI可扩展系统作为硬件平台,相比传统测试方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通过进一步的扩展和TPS开发,还可适用于其他设备模块的综合测试和维修。 相似文献
5.
6.
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贫富不均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一个重要现象。我们除了对它作价值判断,讨论公平与否之外,更加重要的是,确切地了解它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的客观影响。本文从需求分析的角度讨论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引入熊彼特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创新性研究,它可以提高商品质量并推动经济增长。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的两部门(消费者和厂商)模型,贫富差距就可以由农民的人口比例β和农民的相对贫穷程度d来衡量。由于高收入者对于优质商品有更强的支付意愿,收入分配状况影响在普通商品和优质商品之间进行的消费决策和厂商选择,进而影响为生产优质商品而进行的创新活动。结论是:在达到分离型均衡时,减少低收入者数量所引致的贫富差距缩小有利于创新,而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所导致的贫富差距缩小则不利于创新。因此,推进城市化以减少农村人口比单纯增加农民收入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尼系数给定的情况下,对跨国数据实证分析也支撑了我们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已然成为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灰犀牛”,切断地方政府债务扩张演化为金融风险的传导途径,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中之重。立足于中国财政金融体制特征和商业银行具体经营实践状况,本文将地方政府与银行间的关联关系纳入一个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展示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19年中国229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经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会造成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增加,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小规模银行、非上市银行、未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而言,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更为明显。据此,本文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理顺地方政府与银行间的关联关系,继续深入推进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才是筑牢地方财政与金融部门间“防火墙”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一个一般性模型用以说明在非对称信息与网络外部性并存时,垄断厂商如何设计非线性价格合约甄别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模型表明两者的并存修正了经典逆向选择模型中\"顶部无扭曲\"和\"单向扭曲\"的基本结论。具体的消费量扭曲方式取决于网络是否存在拥挤:对于非拥挤性网络,消费量表现为单向扭曲;对于拥挤性网络,表现为双向扭曲;而对于中性网络则仍为顶部无扭曲。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引起双向扭曲的另一种原因,即由类型依赖的保留效用引起的补偿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个关于转型经济中最优所有权安排的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什么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集体所有制经济,而不是私有或与国有经济在过去20年中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在转型经济中,大规模的民营化应该在什么样的时机与条件下实施?该文提供了一个在市场与政府制度环境不完善情况下(特别是转型经济中)决定最优所有权安排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对预测如何从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发生过程提供了一种思路.文中论证了不同的经济制度环境将会给出不同的最优所有权安排(民有、集体或国家所有权安排).文章表明只有当经济制度环境得到适当改变才能有效地变换产权所有制安排形式. 相似文献
10.
海外华人经济学家田国强.王一江指出.郎咸平提出的“银行产权无关论”存在着理论上的误区,郎咸平认为.在国家控股的银行中存在高资金回报率的.而在民间控股和国外金融机构控股的银行中同样也有资金回报率低的。其实,资金回报率高与高效率是两个概念。国有银行可能会因其政府垄断性而具有高的资金回报率.但是这种垄断利润对整个经济而言是没有效率的。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企业的利润趋近于零.但是整个经济来讲却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