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对我国食品安全技术落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文章构建了由食品安全采购系统、食品安全冷链物流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和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组成的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并对食品安全信用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亟待创建期货投资基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30-36
如何加快期货创新步伐,以十五规划提出的“稳步发展期货市场”为宗旨,推动我国期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是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移民:传统经济维度中的非传统安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作为一个传统的经济领域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提升的形势下,日益受到更多安全关注。本文通过对经验证据和历史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证明移民是一种对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非传统因素,从而为我国应对移民这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提供了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6.
1848年,由82位商人成功地发起并组建了美国第一家中心贸易所——芝加哥贸易所(CBOT)。此后,美国期货市场经历了140多年的发展历史。日益活跃的期货贸易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商业和金融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量的国际贸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几个问题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源一、进一步解决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问题。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 相似文献
8.
<正> 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价格改革引起的利益关系变化几乎遍及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对价格改革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一、我国价格改革的进展与效应我国从1978年开始讨论并实行价格改革,至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在此期间,价格改革采取了政府“模拟市场”的办法,由国家物价部门决定将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提高,将供过于求的商品价格降低,使一部分商品的计划价格趋向均衡价格。这主要包括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8种副食品及其制品的销售价格,提高棉布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密集分布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当地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贫困问题日益显现。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贫困问题既关系到当地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稳定,又关系到东北振兴的大局,应引起高度重视。面对日益恶化的资源型城市贫困状况,文章对东北地区部分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职业技能培训、生态环境整治、体制创新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其城市贫困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大物流理论,提出了"物流效率"与"物流效率工程"的概念,在物流与经济二元结构系统中衡量物流效率工程中的物流效率,并进一步提出了物流效率的综合评价指标,继而研究了物流效率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