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力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创新产品是金融机构利润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是金融市场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主要必经途径。但金融创新产品在带来利润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如何从金融创新产品的特征角度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理论进行探索分析,并探讨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深化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金融监管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环境更加复杂,本文对后金融危机环境下的投资审计背景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应对后金融危机的战略和策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人才测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战略的、由测评指标、测评技术和测评者胜任力三维度组成的商业银行人才测评分析框架及其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审计计划就是审计组织为了完成审计任务,在审计前通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监督来协调各类资源以顺利达到审计目的的过程。审计计划是审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有效进行审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做好审计计划工作,对于提高审计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16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的胜任力与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构建了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人才测评专业人才胜任力包括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3个维度共计17个指标;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人才测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的具体措施,包括多专业、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理论研究机制以及多行业、分等级的资格管理模式与实践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7.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力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从金融创新产品特征角度对金融创新产品风险进行了理论创新探索,对金融创新产品特征与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创新探讨了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深化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国金融创新产品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融产品创新在带来利润推动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必须设计相应的监管机制以防范控制金融风险。本文在金融深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扩散机制,创新提出了监管深化的概念和初步理论框架。同时针对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机制改革,分析了当前金融监管深化实践,初步创新探索提出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监管机制以推动我国金融监管深化。  相似文献   
9.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既涉及宏观监管也涉及微观监管,关键是要根据金融市场的环境变化选择一个合适的监管模式,设计一个完善的监管机制并根据环境变化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机制具体包括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识别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处理机制、预防机制。从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监管机制设计流程及监管实践来看,关键在于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