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在新阶段的表现形式.由经济全球化推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世界生产体系,不仅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其内在的失衡,反而加重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进一步深化的体现,表明传统生产过剩危机的本质并没有改变,而是采取了新的表现形式。当前,我国应对和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首先是要摒弃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干扰和影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方向;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改变过分依赖外需和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三是逐步改变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和贫富差距过大的分配结构,坚决而有效地遏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2011年我国政治经济学界研究的若干热点,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关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发展国有企业的不同观点;对关于"中国模式"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概述;归纳了学术界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新见解和新观点;对学界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6.
7.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一系列特殊的规定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成果的具体呈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前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化积累,基本实现条件是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性,来自于制度竞争中体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开放策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尚处于追求引进数量的粗放型发展阶段,主要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创汇为导向,导致实践中的外资过度利用、对外资源依赖性过强、对外技术依赖性高、外汇储备和外贸规模过大等问题,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施"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全新战略,需要适度控制对外资、外技、外产、外贸、外汇和外源的依赖程度,积极提升协调使用国内外各种广义资源的综合效益。这一新战略和新策论,在巩固和完善自力(更生)主导型多方位开放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经济开放中的自主发展、高端竞争、经济安全、国家权益和民生实惠,以促进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全面小康社会向生活富裕社会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目标.当前我国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同于过去的"先富带后富"策略,而是具有新的内涵:一是提出共同富裕发展要求的出发点不同,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不同,三是共同富裕目标所蕴含的物质内容不同,四是衡量共同富裕的标准不同.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不仅要构建收入分配的橄榄型格局,也要注重财产分配的合理化和相对均等化,还要注重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正确看待三次分配之间的关系,区分主从关系、原生和衍生因素间的关系;要正确看待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确立政府在分配公平中的重要调节地位,在完善所有制结构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进一步促进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对扩大农村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伴随着农民居民消费率下降的突出问题。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和扩大农村消费关系,需要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改变土地和人口分离、人口数量和质量脱节的做法,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既要全面和合理地处理好征地、人口迁移、产业发展、农民就业、社会保障和扩大内需的关系,加快制度创新;又要在合理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升城镇化质量,使城镇化成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