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东勋 《现代商业》2012,(34):64-66
产业集群的关键特征是知识共享机制,产业集群的产生多是从开拓者的成功创业、社区的群众性模仿逐渐形成的。创业者往往是在开放条件下参与外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价格感知从而发现本地的比较优势和市场赢利机会,再返乡创业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我国轿车产业的SCP范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静  刘东勋 《经济问题》2006,(11):32-34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轿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比较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再加上进入壁垒的“软约束”和规模经济水平不高的制约,我国轿车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价格战”硝烟四起,行业利润下滑,产能过剩等各种问题。鉴于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现状,我们应该在产业组织政策上做出相应调整,加大以市场为主导的兼并重组力度,降低行政性壁垒,提高市场集中度等,以获得更好的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4.
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基本上分为两大主线,即保护贸易理论和自由贸易理论。一般认为,保护贸易理论与自由贸易理论是相互对立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在西方经济学中,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由来已久,并且始终不曾停止过。”①但我们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中国加入WTO,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为中西部地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河南是中国简单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在产业进入壁垒不高的轻工业方面拥有较强的潜在比较优势。随着河南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拓展,这种潜在比较优势必然通过后发的学习与模仿、整合管理和技术进步,转变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河南历来是国家重点和大型项目  相似文献   
6.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关于制度变迁的知识结构和利益均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微观主体(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制度需求在制度转型中居于主导性地位,只是由于竞争状况的不断加剧和由此导致的行业性整体利润下滑,造成政府税收减少(甚至成为政府负担)和社会性失业增加,才迫使政府滞后地、阶段性地提供制度变迁的供给。  相似文献   
7.
国有商业银行经过多次改革,部分已经实现上市,其改革过程中不可忽视政府的作用.本文提出政府的动态效用函数,政府在改革中会存在从租金偏好向效率偏好权重的转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就是政府效用函数结构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但历经多次改革,结果仍然是"对国外商业银行制度要素的模仿、移植和重组".深入研究会发现,权重转移的性质决定了改革的结果.租金偏好仍体现在政府效用函数中.  相似文献   
8.
要素禀赋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及其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新的趋势并且不断加快.文章从要素禀赋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刚性,提出破除国际产业转移障碍的对策是:国际产业承接国的政府和企业应该着力培养制度环境,使内部市场经济趋向良性循环,降低产业转移刚性和障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进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动态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价值曲线的时代变化和产业价值链竞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快速发展过程,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造业迅猛增长,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工业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迅速提高,国外媒体屡见中国正在成长为新的“世界工厂”的惊呼!然而,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依然很低,处于为跨国公司“打工”的境地境况。如何既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又能够在引进外资之后从跨国公司的控制下摆脱出来,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难题。一种前提是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内陆欠发达传统农业区在发展中较少能够得到外援和国家级改革开放优惠政策的支持。如何能够摆脱传统农业和资源禀赋约束下的生存经济体系和马尔萨斯陷阱?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加速工业化进程,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应该采用比较优势战略,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和改革。我们认为,这些方案都没有根据内陆传统农业区的特征给出针对性的回答。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的观念相对落后,行为模式难以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半封闭经济对外部世界的开放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里的关键是,开放产生了对本地资源比较优势的认识和外部市场的信息,从而能够真正把比较优势发挥出来。然而,如何才能让半封闭地区的人们主动对外开放呢?关键取决于人口增长产生的人均禀赋收入降低的生存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流动到其他地区打工。正是在人口的对外流动和交往中产生了关于比较优势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