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制度创新刘鸿明目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大约2亿人,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在这2亿人中,有大约6000多万人已离开农村,跨省区流动打工,形成庞大的流动过剩人口─-"民工潮";另外,尚有1亿多人滞留在农村中,构成潜在...  相似文献   
2.
长波理论是过去一个世纪中最具争论性的理论之一。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长波研究复兴中形成了三个影响较大的长波理论派别,即由熊彼特开创的技术创新的长波理论、曼德尔构造的马克思主义长波理论及由戴维.戈登等提出的"社会积累结构"的长波理论。本文系统考察新熊彼特学派代表人物佩蕾斯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的长波理论思想,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长波理论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的研究在强可持续性与弱可持续性两种范式间存在根本性差异。弱可持续性的本质是假定自然资本可以替代,强可持续性的本质是认为自然资本不可替代。当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已进入范式选择的辩论时期。由于这两种范式都需依赖特定的设想、假设和对遥远未来的断言,因此,对哪个范式是正确的这一问题很难获得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4.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这种科技优势却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科技资源的"分隔"、"分离"、"分散"等三分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为组成部分,提出并构建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理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必要性,为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牵引力量。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需要根据大区域发展战略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效破解科技资源"三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指导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是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同时,我国的工业化已进入转型时期,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和特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我国社会当前的经济发展看,促进中小企业的转型日益显现出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6.
目前发达国家在世界推销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好政策",正是他们在赶超时反对当时的发达国家强加给它们的政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者的英国和美国,在赶超时期使用保护和补贴方面却是最敢做敢为的。不幸的是,这种事实目前鲜为人知,主流经济学已经将其成功地从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中删除或者阴谋性地进行歪曲"计算"。文章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回顾美国19世纪关税政策以及思想,指出其对我国当前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过程与水资源配置的关系 城镇化过程的不断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和要求会不断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人口用水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这些都会引起城镇用水量及其结构的相应变化.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区域的城镇化状况、速度也各有差异,各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而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各个水资源一级区域之间、各省级行政区之间,对水资源的需求各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鸿明 《经济论坛》2010,(5):212-215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案例涉及的是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要素利用的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坚持唯物、平衡、循环、再生产的观念,以资源为中心看待社会经济流转过程,把传统的要素观转变为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要素观。在该案例中,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累积效应在实践中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经济学理论上意味着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从土地这一复合成本概念、从土地中所包含的自然力概念、从自然力中人人可以使用的类别中游离出来,以独立要素的身份进入经济活动的成本结构之中,该权利的行使与劳动、资本、土地(狭义的)的使用一样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这一观念可以为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解决方案提供必要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其实质是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问题。从中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的发展阶段,属于经济起飞后成熟前迈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生产的领导部门、生产资源的利用发生变化,而且,经济增长据以展开的资源约束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发展阶段的演进和资源约束条件的变化要求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只有以实现经济的自我持续增长和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优化升级为主要手段,实现出口导向战略与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并辅之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良性互动的局面等,才有望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是谁“封闭”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概念的界定是学科独立性的学理问题,即是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独立的研究方法问题。文章对创新概念进行厘定;分析创新被"封闭"的原因;从规范角度重新界定创新;认为创新本身就是开放的过程并因此给出创新的型态化模型,提出创新经济学从核心概念、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都要进行重大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