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5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畅通创新链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认识嵌入创新链的不同类型企业所承载的创新功能差异及企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利用2012—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授权专利的前向索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异质性研发行为,国有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基础研究创新功能,而民营企业研发活动更多承担了应用研究创新功能。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异质性研发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与非发明专利申请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民营企业知识溢出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作用大小在不同所有制以及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间存在差异。由此,基于创新链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过程中,应引导国有企业优先布局高度依赖基础研究的科学领域,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创新促进效应;鼓励民营企业在共性技术研究领域展开协作,规避同业竞争所形成的创新抑制效应;因企制宜、分类施策,实现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理论视野,界定了单体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的最适规模经济等概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垂直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等相关概念,从技术经济角度给出了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的模型框架和测度方法,揭示了企业集团在地域上的合理规模即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的倒U字形钟形关系。利用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国际垂直分工视野下,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利用企业集团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并通过产品细分的差别化定位,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策略性替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互动关系出发,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机制,并以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现状及其耦合悖论进行了理论解析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生产体系中,长三角以代工方式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客观上导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存在着非同步性;第二,长期以来长三角过度依赖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程度,原因是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时往往倾向于自带服务,生产性服务外化程度较低,长三角这种低端嵌入的外向经济模式,严重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空间集聚;第三,信息技术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驱动作用较弱,长三角虽然是我国高等级的城市群,但技能型人才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匹配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在第二波全球化中,迫切需要整合全球创新要素来提升国内创新链。  相似文献   
5.
在杨小凯消费者—生产者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比较优势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通过引进劳动生产率参数,得出了两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条件,证明了这一条件不仅与比较优势有关,还与两国固有的国际交易费用有关,从而证实了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存在的缺陷以及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与产业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象 《生产力研究》2004,(12):154-156
本文构建了一个评价国际制造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并以江苏省为例,用SPSS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利用分析的结果对政府的产业政策决策进行了实证检验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中国微观企业层面广泛存在"骗补式创新"和"策略式创新"的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和Google Patent检索系统的合并数据,梳理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整体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方面的三个特征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主要通过缓解企业因"所有制背景"而遭受的信贷歧视的作用机制,有效地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带来"国民共进"的创新绩效.同时,利用前述合并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和突破式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影响效果会因企业的改革程度、所在区域的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所在行业的竞争程度而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积极推进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民营企业,但要准确把握国有资本的持股比例,同时还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较差地区、竞争程度相对较强行业中的民营企业优先改革,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业型雇员内源式进入视角,笔者构建了内部市场进入模型,并对雇员前向进入阻止及竞争政策效果进行了福利评价。研究发现,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未必能促进市场竞争甚至会侵害社会福利;当存在创业型雇员前向进入风险时,雇员的能力差异会影响在位企业雇佣决策和福利水平。竞争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属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服务业应强化创业型雇员的诚信和知识产权保护,而提高雇员内源式进入违约成本并加大侵权惩罚力度对创建民族品牌和履行社会诚信义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在利用成本费用利用率和增加值率对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评价以及运用区位商和摩尔结构转换值对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揭示长三角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用率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存在低成本费用利用率现象,但这并未构成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倒推力;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能够促使生产要素流向边际生产率高和比较利益高的行业或企业,从而有助于产业的合理分工、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利用区域问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问反馈效应的前、后向联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溢出效应不及后者对前者的显著,中部地区没有发挥区域经济的纽带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协调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协调和区域福利补偿,必须加快产业转移,扩大区域间公共知识溢出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