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政治双向委托代理关系的视角分析,我国规划管理权力失范使城乡规划偏离公共利益的基本准则,是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根本缺陷,主要表现为以权代法、地方政府违法和规划管理人治泛滥。原因在于:多层级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不能使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进行有效监督,而辖区居民作为委托人身份的缺位无法实现自下而上的监督。鉴于此,仅靠规划管理权力上收、建立城乡规划监察员体制等并非是解决规划管理权力失范问题的根本途径;遏制规划管理权力失范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来解决,就"规划管理体制"论"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2.
李广斌 《发展》2011,(9):71-71
一、西部城市服务型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功能异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3.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实践和理论尚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试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现实表象和存在问题入手,分析问题背后的哲学根源,对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提出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大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大多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然而,随着规模扩大、成员企业数量增加以及行业的多元化,集团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大提高,往往会出现对成员企业管理失控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为利益合作联盟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通过对新型集体经济下合作社创建的相关行动主体缕析,到合作社行动者转译过程剖析,再到合作社网络运作结果分析,可以得出,行动者网络理论不仅很好地解析了新型集体经济下相关合作联盟的形成与发展机制,而且深入揭示了新型集体经济与苏南乡村空间之间互动机理。新型集体经济在促进乡村空间全方位重组的同时,自身也得以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即二者之间呈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时空修复”理论视角下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良伟  李广斌  王勇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108-112,118
基于"时空修复"理论,为苏南乡村空间分异构建一个新的解析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力量主导下的"时空修复"使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由村域尺度向镇域尺度、区域尺度不断跃迁。生产要素的集聚与分散对乡村空间分异产生深刻影响。从村社主导时期的乡村工业化,到市场推动下的乡镇企业改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再到政府主导下"三集中"政策,苏南乡村空间持续分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国内城市经营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从"什么是城市经营"、"为什么要经营"、"由谁来经营"、"经营什么"、"如何经营"、"经营应注意的问题"等几个主题展开,对国内城市经营研究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8.
裂变与再生: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空间—社会—制度"辩证互动的视角,将乡村公共空间嵌入到具体化的社会制度变迁场景之中,通过苏南乡村社会及其重大制度变迁的历时性追踪,对苏南乡村公共空间转型及其机制给予较为系统的诠释。发现,从全能政治背景下的政治性乡村公共空间植入,到国家权力抽离后自主性乡村公共空间的修复,到市场侵蚀下的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再到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构,苏南乡村公共空间出现了数次翻转,其转型动力呈现出"政治植入→乡村自主→市场建构→行政主导"的变化。最后,作者指出,任何单向度力量都难以解决乡村公共空间的有效供给问题,寻找一条多方力量有机对接的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9.
"人"、"地"与"钱"一直是乡村集中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基于乡村集中社区建设中"人"、"地"、"钱"来源及其不同的组合关系,可将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若干种模式。文章基于乡村调查,以太仓市4个社区为典型案例,将具体案例嵌入到特定的、地方化的社会经济制度场景中,对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及其运作机制进行解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是否享有拥有宅基地及其获得方式、集中社区建设资金分摊状况、社区居民身份及组成,将太仓市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划分为"村内并点"的集居模式、公寓房式的城镇社区模式、宅基地跨村置换的集居模式和宅基地使用权市场化的集居模式。距离城镇远近、村庄经济实力差异、地方政府政策与资金约束状况变化,不仅是形成不同乡村集中社区建设模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乡村集中社区建设运作的关键变量。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基于农业现代化、土地利用集约化等多重目标,赋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建立"农民—村集体—地方政府"利益共享机制对推动乡村集中社区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跨地市及地市以下两个空间尺度,对跨域治理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追踪,发现:长江三角洲跨地市空间治理经历了由行政指令到地方政府对话交流,再到目前的地方政府间伙伴关系建立三个阶段;行政区划调整则是地市以下空间治理的主要手段.基于治理内涵和存在主要问题,认为,深化长江三角洲跨域治理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动政府改革与创新、完善多元行为体博弈机制和推动多层空间治理组织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