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1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2005年第3期刊出杜维明和黄万盛先生的长篇学术对话《启蒙的反思》后,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为推进此一话题的讨论,哈佛燕京学社协同本刊和《世界哲学》杂志社邀集京城学界名家,于2005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临湖轩举办“启蒙的反思”学术座谈。以下文字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并经发言人审校(除李强先生外)。发言标题为编者另拟。  相似文献   
2.
正8月13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是世界哲学大会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国哲学思想文化传统作为基础学术架构,第一次将中国精神秩序中核心关注的自我、社群、自然、精神及传统作为核心议题,以"学以成人"为主题展开全方位的哲学研讨。  相似文献   
3.
古典儒学中的道,学,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典儒家思想是对周代文明衰亡的回应,它的兴起提出了特定的问题,并通过道、学、政这样三个核心观念标明了这些问题。“道”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学”标示着找回处在危机之中的人类文明的深层意义的努力,“政”显示了儒学建基于这二者之上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蓬勃兴起的全球化运动,并没有创造一个平和安定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冲突对抗遍布人类社会,族群冲突、国家冲突、宗教冲突、文化冲突,取“代冷战”,构成新的人类困境。如何面对人类的共同生活?这个严峻的反思已经刻不容缓!加强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对话”,是因应人类困境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选择。联合国决定把2001年命名“为文明对话年”,成立了文明对话核心小组,并着手起草报告。初稿面世后,核心小组的成员,如孔汉思、许通美及怀瑟克对报告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代表基安尼·皮科(GianniPicco)专程到哈佛,听取杜维明教授的意见,并邀请杜教授执笔撰“写核心小组”向联合国大会提供的报告中最关键的一章“: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报告于2001年11月7日提交联合国大会。经过联合国的推动,以及学者、宗教领袖和政治家的积极努力,不同文明必须进行对话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明对话”的深入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主席,德国的崴尔德(Wrede)先生邀请杜维明教授前往巴黎,于2004年10月13日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的五十八位成员进行了从早晨十点到下午一点的对话。对话分几个阶段,先由杜教授作20分钟的主题发言,接着由六、七位代表各作3分钟的提问,再由杜教授作出简短的回应。以下的中文记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英文文本(亦包括少数其他语言的英译)润色而成。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和文明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维明 《开放时代》2002,(1):123-131
近来,学界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气氛十分活跃。我们特开辟“现场”这个栏目,专门刊登各地学者的学术演讲。我们希望这个栏目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恕道和仁道可以作为全球伦理的基本原则。儒家的恕道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仁道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并不是我一个人提出的,而是在2001年人类文明对话年,由联合国科·安南秘书长所组织的一个世界知名人士小组提出的。  相似文献   
7.
启蒙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前说儒家是游魂,现在看起来,正因为它碰到的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所以它不必借尸还魂,一切世间的组织、结构、理念、行为、运动,都是它发挥法力的道场,因为它所关注的是人类存活、发展和充分的自我实现。"五四"的反省不应当只是一个思想领域的课题,它必须为中国当代的灾难承担必要的责任。那种把启蒙价值当作"真理"来接受的意识形态,事实上是一种"观念的暴力",它不可能接受对这套价值的任何批评反思,从而形成了一种关于启蒙价值的现代迷信。  相似文献   
8.
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9月3日至4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在北京大学临湖轩召开"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国际研讨会,三十余名国内外学者与会,李泽厚先生提交了书面发言。本刊以"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为题,择要刊发此次研讨会部分内容。顺序及标题为编者另拟。以下内容已经过大部分发言者审订,高建平、李公明、钱理群、黄子平先生未审阅其发言内容。  相似文献   
9.
今天,企业家的人文视野,应该超越三种不太健康的“二分法”。第一种是把西方和西方之外分开来,即“西方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西方所代表的价值”是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而西方之外,必须向西方学习。其实,全球化逐渐把“西方之外”也融入了西方。不仅是观念融合,更重要的是移民。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在德国,土耳其移民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有一些学者估计50年以后,在德国最重要的语言不是德文而是土耳其文。而很多美国学者现在很关心美国的认同问题——“我们是谁?”最典型的代表是西班牙语在美国的发展情况。到过欧洲旅行的学…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三人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维明(以下简称“杜”):经过“9·11”以后,这本来是美国文化深层反思的机缘,但这个事件影响到全世界,中国、俄罗斯、东亚、阿拉伯世界、拉美,大家都意识到需要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广义的文化中国的一员,在知识界、学术界、文化界等不同的方面,长期关怀着文化的发展。许纪霖一直对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包括海外的部分情况比较关注;黄万盛这十年,前五年在巴黎,有欧洲的学术经验,后五年在美国,对美国的情况也有了解,有各方面的资源;我自己的工作,可以说,主要在四个方面:关于文明对话;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中国问题,旨在发掘中国的文化资源;启蒙反思的问题;和我特别关心的问题,就是儒学创新,儒学的第三期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