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从时间序列分析入手,根据协整检验理论,选取1956—2013年的中国28个省市人均GDP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直辖市、东、中、西四个地区(28个省市)的收入差距演变的收敛与发散规律。分析发现:一方面,三个直辖市之间、直辖市与东部、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具有收敛性;另一方面,东中西各自内部没有收敛性,四个地区及东、中、西三地区间没有收敛性,但有共同随机趋势;东部与西部没有收敛性。  相似文献   
2.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中国现实,对国内外学者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提出的区域差异理论作了比较与评述,分析了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最后指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区域经济差异指标选取原则,定性分析构建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差异的预选指标体系。再进一步应用主成分分析,借助SPSS统计软件,以2003年的全国经济发展情况为例,给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和具体步骤,并以此指标体系测度了2003年区域经济差异大小,为客观研究区域差异问题及其指标选取和测度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固定影响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济增长中的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借鉴Farhad Rassekh、Michael J.Panik和Bharat R.Kolluri的研究方法,通过使用固定影响的panel模型,就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区域经济之间的收敛性存在着阶段性;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在中国的不同区域之间,投资、出口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不同,同样水平的投资、出口和劳动力,在西部地区比东部、中部的效率更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针对我国1978—2010年分省(市、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就业弹性进行了估计,并分析三次产业就业对区域收入差距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初期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吸纳弹性最大,同时也是处于引起差异扩大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区域差距的扩大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扩张。为促进差距的缩小,提出适当发展第二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减少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优化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1952年至2004年的三次产业状况,根据偏离一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及HP滤波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地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一产业最小;最后揭示了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二者都互为强烈的正向影响,从而更有力地说明了加快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华  赵磊  陈田  杨竹莘 《经济地理》2012,(1):146-152
运用SSM分析方法,选取江苏省2001年-2009年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对江苏省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中,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和泰国客源市场基础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其他客源市场基础也较好,但竞争能力更具显著优势;除其他地区之外,马来西亚市场基础最好,然而竞争潜力却较弱;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菲律宾和俄罗斯原有市场基础相对于其理想规模,市场基础较差,但其竞争能力相对优势明显。从整体上看,由于江苏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效果指数和竞争力效果指数均大于1,说明现阶段江苏省市场结构相对合理,并且具有一定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竞争优势,同时结合相应的Shift—Share分析图表,给出了不同结构状态下江苏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