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农业龙头企业为什么强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把监管的责任推给企业,这就是为何企业强势的原因。今天我们依靠企业、资本发展农业的道理是什么呢?道理就是因为国家对于宏观市场的结构无序无能为力,转而过于依靠激发微观经营主体活力,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我国与很多东亚国家的经验不同,就是我国是一个大国市场。大国市场必然是竞争激烈,小范围可以做到有序。农协可以控制村庄,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阐释了"带动"一词的起源、发展和可能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组织实现更好"带动"功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但是,企业对于农户的"带动"最终是无法完满的,因为汪洋大海般的承包制小农依然是被遗忘的角色,他们既不能被龙头企业带动,也很难被专业合作社带动.本文指出,解决"带动"问题的未来方案应该不是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模式,而是发展出多种组织形式共生共荣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这个战略写进了党章,这对于上海地区的乡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上海地区的乡村发展水平与周边地区相比较不占优势,尤其是乡村景观形态比较滞后,农民收入水平比较低,发展动力也比较弱。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大都市郊区乡村发展的特殊规律,走出一条大都市郊区乡村振兴的新路来。一般而言,走好郊区乡村地区的配套发展之路需要处理好五对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4.
熊万胜  李宽  戴纯青 《开放时代》2012,(10):130-146
本文从东部地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SH市的经验出发,讨论了个体化时代的到来在中国产生的悖论.结合中国的实际,笔者将这个悖论解释为社会活力问题的一个面向,即主体的自主性缺乏问题.这个问题在SH市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SH市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前沿,尤其感到活力不足.那么,在SH市人的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解决这种自主性困境的呢?其中的经验值得深刻反思.笔者认为,以关系为本位来建构自主性空间依然是SH市人的基本策略,而且,这可能也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图景的中国式出路.当然,今天的关系本位与传统的伦理本位相比必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明是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农耕文明,而农田水利状况则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最重要的特征和制约条件,因而,以农业水利的特点来反应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性质也就成为学者的一种学术自觉。无论是魏特夫基于大江大河的治理中需要国家权力的强力动员而得出"东方专制主义"的结论,还是杜赞奇依据在地方水利管理中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而描绘出的一幅"士绅社会"的图景,海外汉学研究者以农业水利作为展示中国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式的一个切入点,以此开拓出了一片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正因为此,农田水利的研究就不仅仅只具有其本身以及现实对策的意义,而往往是一个更宏大学术命题的隐喻。然而,与海外汉学研究急于在有限的经验基础之上而得出一个整体中国的结论,进而最终皈依于理论的逻辑不同,中国学者更多地肩负着认识中国农村的使命。如何在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以不同区域农田水利的特点来揭示不同区域农村社会的性质差异,进而为理解中国农村社会提供一个并不唯一、但却重要的认识和研究路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组笔谈是一些从事农村经验研究的学者在近期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完成的,文风朴实、直白但却意味深远。贺雪峰以排涝水利和灌溉水利的差异入手,讨论了由此决定的村庄对国家权力进入的不同期待,从而为南北方村庄性质的理解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郭亮则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国家权力进入与排涝水利成功与否的共生关系,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指出了国家意识在北方村落中表现更为明显的根源;吕德文在"国家———社会"传统的分析框架下引入了"集体化"的视角,以此来解释川西平原农田灌溉良性运作的逻辑,展现了他所谓"第三种水利社会"的特征;李德瑞则以一起具体的水利纠纷破题,展示了税费改革以后国家和集体力量退出所引发的农村排水困境;熊万胜则基于对川西农民在围绕水利灌溉收费中集体行动的观察,对其中所体现一种新的治理方式充满期待。本组笔谈以水利为主线,为读者展现一个具体而灵动的农村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治道"和"治术"须臾不能离,"治道"是在理论、政策和经验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被建构出来的产物。根据上海地区基层自治的政策和实践的实际,梳理有关理论,借助"系统—生活"视角,可以析出三个层次的自治内容,并推进在街镇社区管理中强调要更加重视系统与生活之间的联接过程。要将这个联接问题作为理解基层自治的重要线索,且纳入基层自治实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阳  熊万胜 《开放时代》2021,(6):124-138
党政科层体系是中国之制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中国之治取得瞩目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关系"框架是对本土研究传统的理论拓展,基于"制度-关系"的分析视角,党政科层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融入并优化国家治理的经验,推动了传统郡县制和关系伦理向现代科层制及党性意识形态的结构转变,并在引领民族复兴的治理实践中展现强大的包容性和社会整合能力,实现了从简约治理向精细治理的功能转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之制.立足新发展阶段,还需要持续关注政党治理中的关系悖论,不断深化对反腐败和干部激励等政党建设议题的研究,形成以政党治理优化国家治理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8.
把农民宅基地拿走之后,绝不是给他足够多的补偿就行了。我在和一些发达地区基层干部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看到了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很多问题,第一,以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与农村自身发展的矛盾;第二,政府有限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先富带动后富"带动少数人增收是可能的,但要通过带动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十二五"时期提出了一个新方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简称为"三化同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三化"要"同步",而不仅仅是"协调",而且这个提法是在扩大内需的战略目标指导下提出的,这就可能把"三化"中的城镇化提到一个中心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发展重心由城市向郊县转移的"十二五"规划的确立,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对远郊农村地区带来的结构性弊端更加剧烈和显著,郊县农村人口的动态结构给发达城市带来无法回避的巨大行政压力,并呈现以城镇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与农村自身发展之间、政府有限公共服务能力与日趋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外来人口与本地社会之间不协调等多重矛盾,既拉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也影响了城乡基础设施的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