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5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文君  蔡跃洲 《改革》2020,(2):40-56
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可以通过“产业机制”和“赋能机制”推动和支撑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本文收集14514家样本企业,通过文本分析挖掘比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重新划分样本企业行业归属。在此基础上,筛选高成长企业,将其行业分布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他战略性新兴细分行业对比,并构造表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理变量,就其与省域经济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样本企业中占比仅为30%左右,但筛选出的高成长企业60%以上都归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成长企业中又有60%~70%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及数字创意产业。面板分析结果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省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不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支撑,但主要是通过产业机制来实现。未来我国应着力进行生产组织、设施完善、人员培训等方面的适应性改造,发掘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机制方面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碳减排谈判是具有外部性特征的多方合作博弈。文章首先构建一个单一商品无贸易多国模型,对各国的碳减排意愿进行刻画,利用相关数据对不同情景下的各国碳减排意愿进行数值一般均衡模拟;在此基础上,将国际贸易因素引入模型,重新对各国的减排意愿进行情景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经济规模越大,全球变暖持续的时间跨度越长,温度上升带来的效用损失越大,各国单方面减排意愿越强;(2)国际贸易的存在更有利于各国碳减排意愿的提高,因为各国通过减产实现减排的同时,其贸易条件得到改善,从而将减产带来的效用损失部分转嫁到其他各国;(3)当前,假借碳减排之名而抬头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无法促进各国碳减排,反而将阻碍全球碳减排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要素驱动增长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以要素投入膨胀为基础的要素驱动型增长。根据郭庆旺、贾俊雪(2005)的测算,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呈下降趋势。1978--1993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2;1994--2004年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为1/3。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消费结构都呈现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率不断上升趋势。到2006年,消费率已经降至50%以下,2008年消费率又进一步下降为48.6%,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多见的。消费作为最终需求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过低的消费率显然并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从整体把握我国政府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为此,本报告建立了一个含八个子系统、165个指标的政府公共服务综合评估体系,对我国八类基本公共服务(2000~2004年)进行了全面评估,开发了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指数、投入产出效率指数、绩效改善指数和地区差异指数四类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政府公共服务整体呈现出“总体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效率低水平趋同”的基本特征。报告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完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增长理论中 ,内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技术进步以及影响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因素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路径。社会基础结构通过影响这些因素影响着经济的长期增长。社会的价值取向体系决定了人们获得社会认同的取向和社会资源的投入方向 ;社会激励结构、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社会权力结构决定了个体以何种方式达到其获取社会地位和资源的目的 ;制度和政策通过影响个体和厂商从事不同活动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影响其行为模式。发展中国家必须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以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7.
为中国寻找货币政策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政策规则(Monetary policy rule,简称货币规则)近年来备受关注。但什么是货币规则?其内涵的界定,人们并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可谓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财政性制度安排作用于要素配置、初次分配两个环节,是财政再分配失灵的制度根源。文章计量分析表明:(1)初次分配及要素资源配置环节存在的制度性扭曲是收入差距扩大和财政再分配失灵的根源;(2)再分配性财政政策调节力度有限,未来财政调节收入差距应着力消除初次分配及要素资源配置环节的制度性扭曲;(3)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支出能改善居民人力资本积累和要素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但其前提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也是财政制度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投资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的合意投资消费区间进行了匡算。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本文对投资消费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国际比较,利用跨国面板分析、中国协整分析,佐证国际比较相关判断,并匡算我国合意投资消费区间。结果表明:经济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地域及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等都对投资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综合这些因素,我国当前合意的投资率和消费率区间为40%~45%和55%~60%;当前投资消费结构明显失衡,实施经济刺激政策应兼顾优化投资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构成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等计量工具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由此对照我国政府为应对世界经济危机而出台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分析经济刺激计划中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在促进农村消费方面的作用.实证分析和政策分析的结果表明:(1)当前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及国家财政农村救济费支出;(2)已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既有消费价格补贴等短期措施,也有旨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优化农村消费环境的长期性政策,时于促进农村消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未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仍需继续着眼于各种长期性政策.国家在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时,应注重提高农林水事业费以外的支农支出比重;(4)县域经济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关键.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将启动农村消费与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