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6篇
旅游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综述国际近10年(1995-2004)来LUCC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中国LUCC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2.
走向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国际近10年(1995-2004)来LUCC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理论上的进展,推动中国LUCC研究的持续深入.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论国际上LUCC研究除了体现在LUCC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外,在LUCC研究理论上也经历了非常大的突破,即IGBPⅡ于2003年提出的土地变化科学(LCS)--致力于减小人类与环境系统面对全球变化的脆弱性并实现它们的可持续性,土地变化科学正在走向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要重视文化景观和农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每每与土地有关。在古代史中,农业社会的很多转折都由“耕者有其田”的抗争所驱动。在现代史中,土地革命成为开创新中国的一大动力;土地承包制、土地有偿使用制打破了极左政治和计划经济的坚冰,成为改革开放最早和最重要的突破口。在现在的新形势下,我们又在土地上做的文章,称为“土地整理”。说这些似乎扯得太远,无非是想提醒土地整理的决策者和操作者要有点历史感。众所周知,土地整理古已有之。我们既有井田制、都江堰那样的传世佳作,也有“大寨田”那样的愚昧败笔。如果把旧城改造也看成土地整理,教训更是不胜枚举。江南…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今耕地问题(不合理占用耕地的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根本解决,是因为对问题的症结缺乏认识,因而相应的政策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症结是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没有掌握主动权,所以虽然采取“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农地却最容易被征用。产权不明晰又必然导致土地市场化不充分,地方政府很容易滥用征地权,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中国1978年以来入境客源为例,建构了旅游客源预测的灰色模型,并与常用的线性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定量对比。所得基本结论为:①旅游系统是灰色系统,灰色系统理论是研究旅游现象的有力工具;②中国入境客源灰色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线性模型;③就灰色预测而言,如果原始数据列较长(例如21年),对原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所得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而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低;如果原始数据列较短(例如5年),对原始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的预处理所得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本文所得结论对其他旅游序列预测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协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弥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简称"两规")协调定量评价研究的不足,深入分析"两规"的协调机制。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HP),特尔菲法(Delphi)和关联分析法。研究结果:提出"两规"协调评价的目的和思路,在进行"两规"单项实施评价的基础上,构建"两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提出评价方法,同时分析"两规"协调途径。研究结论:"两规"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执行指标和效果指标层,共计23个指标,"两规"各自实施评价合格程度、"两规"协调发展程度均可分为5类,建议逐步完善规划体制,加强城乡规划部门和国土部门的协作,做好用地分类、建成区范围、人口预测和规划指标等数据的核实和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旅游客源预测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86-2003年全国、江苏省、南京市3个尺度的入境旅游客源为例,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对比研究了各模型在不同空间尺度入境客源预测方面的客观差异,所得结论为:(1)对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而言,因不同模型的预测误差差异较大,所以,应选择与尺度特征对应的合适的预测模型.(2)在进行全国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省级和省级以上尺度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移动平均预测模型;在进行市级和市级以上以及更小尺度上的入境旅游人数预测时,可选择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本文研究结论可为不同尺度的旅游客源预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理念下的土地价值决定与量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价值问题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作者主要从可持续理念角度解释土地价值问题,认为可持续的价值理念是解决土地价值问题的理论基础和重要依据。在土地供需紧张并持续退化的当代,可持续的价值理念将引导人类反思对土地价值的传统认识,是重建土地价值的重要途径,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用更多的土地,耕地保护压力在不断增大;在全面分析通州区耕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计算耕地资源的保有量.  相似文献   
10.
LUCC框架下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综述喀斯特地区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论:⑴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较少,是LUCC研究的薄弱区域。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和过程变化的研究刚起步,需要深入研究以解释其变化过程和空间差异。⑶在驱动力方面,对城市化、政策、制度以及全球化等因素及它们间如何共同作用于LUCC涉及较少。⑷如何建立具有良好空间表达能力并能反演LUCC历史过程和预测未来变化的模型,有待深入研究。⑸LUCC对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类福利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此如何响应的研究将是喀斯特地区LUCC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