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9篇
农业经济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冇·毋     
广州人常将有之反意写作“有”其实,“有”的本字是毋。杨树达的《词诠》云:“毋,有之反,与‘无’同。”杨氏并举例为证:《史记·秦始皇本纪》:“身自持筑,胫毋毛。”又《史记·王温舒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古读阳平,今读上声,音“舞”.  相似文献   
2.
    
《辞海》、《新华字典》均以“膊”作“近肩的部分”解释,以致广州话也作“肺头”“膊”应作“甘享,。《说文》:“骨罄,肩甲也,从骨寻声,补各切”。又:“肩,骨亨也”知“骨辱”印“肩”。《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井遣宛马一匹,血从前膊上小孔中出,()舀部)。实l示上,。肩、棍尊互刃一l,可 常闻武帝歌天马沾赤汗,肉干”。今亲见其然也”。“前骨尊”即指“前肩”。再看膊字,《说文》:“膊,薄脯”。“膊”原来是“薄《广稚》更直截了当:“膊,脯也”。因l七,表示“靠肩的部分”应是豁字。尽管“释”“号享,二读字音相同,但意义有别,绝不能相…  相似文献   
3.
    
广州人说人“愠怒”,常喻之为“嫼口嫼面”。“嫼”又写作“黑”,其实应以“嫼”为正字。作“黑”,容易与“入厨房,搞到黑口黑面”的“黑口黑面”混淆起来。《说文》:“嫼,怒也”。说人“嫼口嫼面”,是非常形象的,含怒的嘴,带怒的脸。  相似文献   
4.
    
“段”“截”“节”,在粤语里,常说成“阕”.例如:啮蔗好甜,拗一阕畀你.(这甘蔗很甜,给你一节。)本来,“阕”最初只用作歌的量词,歌一首,为一阕。例如:《前汉书·张良传》:“歌数阕”.  相似文献   
5.
洞、壅     
一直以来,广州人把“冷”称为“冻”。就现代汉语说来,大致不错。鉴于广州话原是中古语发展来的,它自然保留了中古语言的某些特点。因此,广州话表达“冷”的概念,应是“(冫同)”而不是“冻”。《说文》:“冻,冰也。”《广韵》保留了这个释义,显然,在中古(《广韵》是中古的著作)  相似文献   
6.
    
字是粤方言里的常见字。翻开任何一部字典,字理所当然置于正字的地位。谁也不会怀疑它原来是个错字。字原来作“漖”。《玉篇》:“漖,水也”。《辞源》:"落,分支河道"。可见两字都指同一  相似文献   
7.
此稿是《释──兼论犬耕》一文的余论。笔者通过近年汇集到的文献、文物,以及民俗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阐述了“动物的驯养为曳引动力提供了可能性”这一结论确不可易,从而推断:中国上古(自殷商至战国时期)的局部地区当存在过犬耕这一农作方式,而牛耕则是在犬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广州人表达“铺”“垫”的概念,有两种说法,一是“垫”。例如:个地下湿(?),揾件胶布嚟垫住啦(这地面湿的,找块塑料布垫上吧。)  相似文献   
9.
    
《广韵·歌韵》:“酡,徒河切。饮酒朱颜貌。”《集韵·戈韵》:“酡,唐河切。食而赭色着面。或作酏,”粤语今读与古同,音“驼”。广州人把喝酒过量称之为“饮到晕酡酡”。这里的“酡”,不仅指“饮酒朱颜貌”或“赭色着面”的  相似文献   
10.
    
广州人把“狡诈”称为“奸鬼”。例如:佢正奸鬼友嚟嘅。把幽默风趣称为“鬼马”。例如:你真鬼马。“鬼马”有时也指“狡猾”。其实,“鬼”应当作“宄”。《说文》:“宄,奸也。”《书·尧典》:“寇贼奸宄”。广州话“奸宄”一词盖源于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