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名远 《新智慧》2007,(10):73-73
有史以来第一次瘟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雅典。当时,以雅典为中心的通商道路扩展至整个地中海地区。瘟疫发生在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侵袭埃及和利比亚,公元前430年传到雅典。这次瘟疫的流行超过两年,死者多达十万人,雅典从此没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能源要素区际贸易为分析基点,实证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保持在高位,东部地区扭曲程度高于其它地区;能源要素区际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最大的能源要素输出地;要素价格扭曲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利益未能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要素价格扭曲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损失以及要素生产率区域差距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利益外溢,构成中西部区域经济利益损失和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4.
同城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到经济联系强度更高、利益依存关系更紧密时所采取的一种新型发展战略。随着同城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补偿与分享以及利益冲突的解决就成为需要迫切关注的内容,利益协调机制的作用开始日趋显现。论文在剖析厦漳泉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厦漳泉同城化区域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的内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作为平衡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的专项制度安排,将逐渐成为突破现有制度瓶颈、加快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沿着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统筹协调路径不断演进.研究表明,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是显著的, 它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加速了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 使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得到认同和强化, 也使城市群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最主要的载体.但结果也显示, 平衡和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完全实现, 由此认为坚持和发展市场导向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建立健全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 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管理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产物,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知识资本、信息资本、智力资本的重要载体和具有战略价值的企业人力资本。应从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国际化竞争、满足利益相关群体需要及创造高绩效工作系统等方面实施职业经理人战略性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界定产业区位优势内涵及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借助区位商测度模型对福建省三次产业区位优势进行剖析,进而比较闽浙粤东南沿海三省产业区位优势的差异性,并提出从推动闽台两地产业深度融合、对接长珠三角经济区、加快福建自贸区建设等方面增强福建省产业区位优势以推动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未来5年将是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最敏感时期,也是跨越或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围绕中等收入陷阱这一主题,就国内外主流学术文献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分析和总结,得出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具体对策路径选择。最后,就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点瞻望,认为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内在行为机理,以及从经济结构转型特别是产业和企业转型、社会结构转型层面实证研究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9.
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是由于现行制度缺陷原因造成的,它必然导致区域经济过度同质竞争、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产生,最终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论文以闽南金三角地区为例,采用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住商方法剖析其产业结构趋同现状特征,通过政治晋升风险贴水激励模型论证地方政府官员行为的内在机理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对闽南金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给出制度性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规避制度性产业结构趋同的具体对策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了迪尔伯特原则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企业在迪尔伯特原则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白痴化特征及其影响。文章从绩效制度的建立,防止积极怠工;工资报酬的激励,防止平均主义;满足雇员的需求,防止人才流失等多角度浅析了企业如何在现代成熟管理体制下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白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