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贸易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检验了外资银行贷款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利用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发现获得外资银行贷款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并且这一效应在金融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更强.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外资银行贷款影响企业国际化的作用路径,发现高声誉的外资银行更能提升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并促进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开展国际化.本文的结论有助于理解外资银行进入后的作用体现及其机制,同时也将国际化进程理论引入到金融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债务的“次优”治理特征为制度背景,研究银行债务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目前存在着预算软约束及偿债机制不完善等制度缺陷,但债务的“次级”治理特征及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仍能保证银行债务能够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由于利率管制政策的存在,银行通过贷款利率政策途径发挥治理作用并未实现,其治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年第1季度发布的季度性"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分析了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时存在的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信贷歧视"。研究结果表明,在银根紧缩的情况下,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信贷资金增长率均放缓,这表明银根紧缩时期非国有上市公司受到了"信贷歧视"。本文结论还表明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银根紧缩时期金融环境的改善并不能缓解非国有上市公司所面临的"信贷歧视"。另外,借鉴林毅夫等的研究,我们还验证了非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政策性负担是造成银根紧缩下其"信贷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陈关亭  连立帅  朱松 《金融研究》2021,488(2):94-113
本文揭示了多重信用评级的信息生产机制和信用认证机制,排除了“信用评级购买”假说对于多重评级动机的解释,研究发现:多重信用评级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相对于不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一致的多重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在多重信用评级中,相对于评级机构均为“发行人付费”模式,兼有“投资者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更有利于降低债券融资成本。此外,当多重信用评级的评级意见不一致时,平均评级的信息含量最高,即综合不同信用评级所包含的多种信息比任何单一信用评级更加具有信息含量。本研究为我国债券市场双评级制度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的支持,有助于完善多元化信用评级制度和债券市场监管制度,并提示发债企业可以通过多重信用评级向市场传递更多和更具效度的评级信息,以弥补单一信用评级的信息不足和评级结果失准,减少投资者决策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