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14篇
贸易经济   17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先海 《浙江经济》2014,(15):25-27
浙江开放模式及其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和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约束条件下,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开放道路,我们称之为"顺比较优势的‘倒逼型’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改进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提出了一个分析一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新框架,即通过编制区分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加权的增加值-生产率指数并进行跨国比较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仅关注出口总额所导致的统计假象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从1995年以来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明显进步而快速提高,但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不具备挑战世界高技术产业领先地位的实力。同时研究还发现,传统的出口总额统计法高估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灰色聚类法并以中美纺织业为例,研究了产业生产要素密集型的逆转与贸易获利能力的提升问题。研究表明:以2000年中国制造业作为衡量标准,美国的纺织业在2003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逆转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中国的纺织产业在考察期间一直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要素密集型逆转的动因及贸易利得效应,发现在发生要素密集型逆转后美国纺织出口企业的获利能力明显大于中国,表明通过要素密集型逆转实现产业内升级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贸技术溢出效应的国别差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技术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重要路径,溢出的渠道包括国际贸易、FDI、R&D合作、国外R&D投资等。我们运用经拓展后的Coe&Helpman的贸易溢出计量模型,试图将我国从商品贸易以及FDI中所获得的技术溢出纳入同一模型中加以综合分析,并对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国别差异分析,以判断不同类型国家对我国吸收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产业配套和产业关联为基础的第三代引资方略。十分适合于浙江制造业水平高和专业化产业区(产业集群)发达的优势。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以发达的专业化产业区为平台积极引进外资。使浙江的引资工作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度了1999—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并研究了2005年各城市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率所需要调整的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数量。文章认为提高产业技术效率,优化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追赶步伐是推进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外部约束:中国两种工业化区域模式扩散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最近十几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在总体快速推进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具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模式,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模式,要属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大高速增长地区创造的模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对外来直接投资的广泛利用,因此可以叫做“外资导向的工业化模式”;长江三角洲工业化,以所谓“苏南模式”为典型代表,它是在对原有“社队企业”利用、改造及制度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突出特点在于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无所不在,因此可以叫做“乡镇企业导向的工业化模式”。国外工业化的一般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0.
黄先海  卿陶 《南方经济》2020,39(5):79-93
文章基于Antoniades(2015)模型,将企业创新行为纳入企业产品质量模型,分析贸易成本变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微观机理,发现贸易成本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同时存在生产率门槛效应和创新抑制效应,生产率门槛效应会放大在位企业的生产率优势,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创新抑制效应会削弱企业的创新水平,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采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相关结论发现:总体上,贸易成本上升显著的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贸易成本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降低作用更大,而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的降低幅度较小。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贸易成本的生产率门槛效应和创新抑制效应同时存在,并且创新抑制效应更大,因此总体上,贸易成本会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