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耕地数量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徐州市1987~2003年耕地面积变化数据及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的分析,得出徐州市耕地面积变化的时空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徐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并归纳为4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规模增加以及耕地保护政策严厉化;针对耕地变化的不同驱动力提出徐州市加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徐州市开发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徐州市金山桥、铜山、新沂、邳州开发区各行业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分析徐州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情况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徐州市开发区科学合理利用土地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土地资源安全内涵的探讨,着重从城市化对耕地保护、失地农民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城市化进程对土地资源安全态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土地资源经济安全、耕地安全、土地生态系统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的含义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4.
5.
供求关系对大都市商品住宅价格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以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及涨幅较为典型的南京市为例,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住宅价格作用的机理.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土地供给、商品住宅投资与竣工面积等因素形成的商品住宅供给,与新增人口、城市拆改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形成的商品住宅自住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比为0.48,供求矛盾是拉动南京市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根源.研究结论供求关系是房价变化的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房地产价格形成主要遵循非价值价格理论,生产成本(地价等)只是房地产价格的构成要素,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6.
7.
我国耕地变化及其成因的研究——从耕地保护的体制与政策角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我国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寻找耕地保护失灵的体制障碍原因,并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进行定量分析,最后从经济运行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及政策法律框架等耕地保护体制改革与创新角度提出耕地保护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与模糊聚类法在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苏省泰兴市为例,运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和模糊聚类法对部分农用地定级单元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用这两种方法所划分出的农用地级别甚为准确地反映了农用地的质量实际水平,使农用地定级成果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变化与低碳经济实现: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方法,建立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框架.土地利用变化可从两条路径、三个方面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前者分别为增加碳汇用地和减少碳源用地,后者分别为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布局优化.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结合,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需要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的结合,需要技术和管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