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是一项涉及多模糊因素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类型、数量、分布、危害程度,以及矿山恢复治理率、环境治理资金投入、绿色矿山建设数量等影响因素分析,从矿山地质环境和恢复治理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攀西地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评判结果反映了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的现状,为攀西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的科学管理和恢复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瑛龙  吴安兵 《北方经贸》2014,(11):148-14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每年都以一定的速度在增加,本文利用1978年至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利用Eviews软件的多元回归方法来分析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通货膨胀率、预防性动机、股票市场的活跃程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4.
文章在考虑IS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以及泰勒规则等理论模型系统的内生性结构基础上,利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捕捉我国货币政策对产出、通胀与汇率反应的时变特征,检验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进入泰勒规则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引入汇率因素或引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泰勒规则,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引入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钉住通胀目标参数与钉住产出缺口参数均得到更为显著的改善,更符合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实际。我国货币政策规则正由"相机选择型"向"规则型"利率调控模式转变,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也逐渐向产出缺口与通胀率目标及人民币汇率稳定目标转变,具体而言,货币政策对通胀与产出的调整仅表现为先递增后递减的短期正向效应,且2006年第3季度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具有明显的通胀治理偏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在2001年之前表现为逐渐增强的短期负向效应,而后影响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6.
在对攀西钒钛磁铁矿的调查基础上,综合考虑地质因素、社会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方面构建攀西钒钛磁铁矿勘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综合指数法对36个矿区内的钒钛磁铁矿勘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攀西36个矿区中有10个处于暂不勘查阶段,主要集中在红格地区;17个处于需要勘查阶段,主要集中在红格和攀枝花地区;9个处于急需勘查阶段的矿区,主要集中在白马和太和地区;该评价结果真实反映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勘查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在对滇东南地区的重要矿产资源进行调查基础上,通过对矿产资源的类型、成规规律、分布、开发程度以及"三率"水平、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技术人员投入等影响因素分析,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模糊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东南16个不同评价区内的9种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位于滇东南东部地区的广南以及中部地区的金平矿产资源开发效率很高,而西南部地区的绿春和最东部地区的富宁者桑开发程度较低;就不同矿种而言,锑矿、铜矿的开发效率整体上高,其余矿种的开发效率整体上较低,评价结果反映了滇东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真实现状,为该地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两种日益流行的计量经济分析技术,考察了1991~2011年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协整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进一步考虑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两者之间的短期情况,结果表明天然气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短期动态均衡关系。为了更好地观察天然气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本文考虑了脉冲响应函数,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气消费量的随机扰动项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向冲击作用先缓慢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后,Granger因果性检验表明,我国天然气消费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天然气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原因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能源高耗”及“能源依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2006—2020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承担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非金融企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会显著提高其风险承担水平,这一结论在利用“资管新规”政策构建工具变量回归等一系列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相较于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和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分别通过会计账户关联机制和金融风险传染机制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削弱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风险承担效应,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缓解信用中介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则有利于缓解信用链条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承担效应。本文为中央银行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带来的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