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52个县市(不包括地级市市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相互之间差距较大,在空间上存在由南向北明显的梯度性格局。最后基于52个县市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提出江苏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苏鲁豫皖边界区经济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政区边界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指导下,对淮海经济区的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合作的主体,该区域属于政府、市场共同主导的经济合作("一区二圈三带四板块"合作模式);根据经济空间结构,该区域属于轴带辅以圈层合作("双核双堡联动网络"合作模式);根据核心城市经济影响范围和主要经济联系,该区域属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六大城市经济区"合作模式).总体而言,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合作是多层次混合型的合作模式.通过对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探讨,为我国其他边界区域的经济合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经济地理》2007,27(2):302-305,290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区际关系内涵与西部大开发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思想,我国对此高度重视,已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之一。那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呢?1987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流行的有关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表述。此表述只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关系内涵。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涵义非常丰富,除代际关系内涵外,其中还渗透着人地关系内涵、区际关系内涵、国际关系内涵、未来选择及相关的方法论等。本文试图在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区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我国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县域图形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GIS的空间插值和叠置分析技术,对淮海经济区城镇及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人口较为密集,出现了明显的城镇密集带和人口集聚中心;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明显,苏北、鲁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豫东和皖北地区;通过对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进行空间聚类,将其划分为4个类型区:苏北鲁南片区、鲁中片区、皖北周口片区、豫东鲁西南片区;在概括各类型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而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布局形成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产生了新的合作关系和模式。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以及主体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该文提出三种区域经济新合作模式:主体功能竞争型合作、主体功能互补型合作和主体功能共享型合作。  相似文献   
7.
葛珩  朱传耿 《特区经济》2008,(11):279-281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要的支撑、服务和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区位条件、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市场、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合作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的进展,指出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影响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向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城市社区分异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20年有关城市社区分异研究的系统总结,论述了城市社区分异的社会和地域背景;在对城市社区分异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前提下,得出城市社区分异的三大机制,并指出城市社区分异的类型和分异趋势、分异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全民创业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地区上下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扶持、服务.使人民群众成为市场经济的活跃细胞.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全民创业是苏北地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也苏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孙久文  朱传耿  林勇 《经济地理》2005,25(1):143-144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学术交流,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于2004年6月25日-27日在徐州市召开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暨第八届学术年会,会议由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主办,徐州师范大学承办。有国内外66所大学或科研单位11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