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二项式Logisitic回归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农户是否有退耕还林资源,以便有资格参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是否能获得收益,即是否值得参与;农户是否有能力承担退耕还林后的风险,是否可以放心地参与.研究结论: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持续保障农户收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国外乡村景观管理政策、模式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乡村景观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乡村建设的关键。文章在明确提出景观由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半自然景观构成的基础上,对国外景观管理政策及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国外乡村景观管理政策具有体系化、具体化和时代化的特点;国外的乡村景观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包括:"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管理模式、"自下而上"社区自治管理模式和"政府导控+村民自治"管理模式;国外景观管理的具体经验主要有:重视乡村建设规划,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立法保障,保护乡土风貌,推行"官民共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框架、中国造林状况、造林就业特点以及一些造林就业实践,并基于造林用工量标准和投入产出法对造林及其后续管护活动的直接、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促进中国造林行动和农村林业就业的几点建议。研究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能够创造出大量的绿色就业岗位,2005—2008年、2009—2020年累计可创造的植树造林短期标准直接就业岗位数(若植树造林以每人每年工作300天为基准)分别约为577万个和183万个;新增长期森林资源管护就业岗位数量为8.93~11.16万个和7.76~9.7万个;造林带来的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也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行为机理和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成本收益构成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剖析了相应的流转策略。研究表明,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收益水平及流转交易成本水平是农户流转收益和社会总收益水平变化的三个关键决定因素。可以采取提高转入户的林地经营收益水平、增进转出户的非林就业机会及收益水平和降低流转双方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提升农户及社会的流转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林业部门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我国林业中一些重要部门的发展规划目标和发展趋势,对我国造林与再造林活动、森林生态系统管理以及森林旅游行业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潜力进行了估算。对我国林业部门未来的绿色就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部门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的绿色就业具有非常积极的贡献。2005~2020年期间,所考察的林业活动累计可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绿色就业机会数超过4000多万个,折合每年约可吸纳266万人从事相关行业工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集体林区林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进程,解析了集体林地使用权一级流转形式即家庭承包、招标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反租倒包等,以及农户林地使用权二级流转的主要形式即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抵押、托管等,并针对林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四大机制体系构建设想:林地使用权流转评估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理性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流转交易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顺畅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机制以确保流转主体规范参与流转;林地使用权激励机制促进农户积极参与流转。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林业行动框架、中国造林状况和造林就业特点,并基于造林用工量标准和投入产出法对造林及其后续管护活动的直接、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同时以中国江西、重庆和美国的一些造林案例就造林就业潜力加以佐证,提出促进中国造林行动和农村林业就业的几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行动能够创造出大量的绿色就业岗位,2011~2020年,2021~2050年,2011~2050年间,新增造林活动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数分别为360万人、801万人和1160万人,新增长期管护岗位数量分别为6.94万人、15.46万人和22.4万人,同时,造林带来的间接和引致就业效应也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8.
进化博弈论的前提假设由“完全理性”修正为更符合现实的“有限理性”。引入较为经典的2×2“鹰鸽”对称博弈模型,分析我国退耕还林中农户行为选择。指出:农户采用不退或复耕和退耕或保持退耕的动态均衡比例,最终取决于两种行为的收益比例。建议政府要尽可能保障农户的预期或实际的退耕收益,实行弹性的政府退耕补助政策,尽快制定和颁布明细的后续政策,以减少农户的风险心理预期成本,最终实现退耕工程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从资源错配理论的视角出发,以森林猪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养殖厂(企业)的案例为研究材料,采用归纳性案例分析方法比较其效率表现,发现林下经济的发展存在资源错配。合作社凭借其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不断进行基地建设,却并不具有打开猪肉销售市场的意识和能力(初始销售能力的存量低),销售乏力下又扩大基地建设(没有提高销售能力的增量),形成了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因而产出是低效率的。而家庭养殖厂着力于市场开拓,不断回笼资金,最终走上了以销带产的良性发展之路。上述案例剖析,丰富了对资源错配理论微观过程的认知,发现资源错配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逻辑起点,资源错配和低效产出存在一定的中间环节,并且二者能够形成负向反馈。因此,提出国有林区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瞄准为先导,带动基地建设,培育具有自生能力的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对于经营不善的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应精简规模,整合资源,着力培育市场。  相似文献   
10.
森林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其中森林的社会效益是三大效益中最难评价和计量的。我国对森林社会效益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外关于社会效益尚未形成明确、权威的定义,这导致森林社会效益体系的建构和评价难以开展。文章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新性地绘制出森林社会效益满足人类六个等级需求的金字塔,提出以人为主体的森林社会效益的定义,并选取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建构森林社会效益体系,最后采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条件价值法、人力资本法和市场价值法等方法对相应指标提出评价设想,进一步完善了森林社会效益计算与评价的技术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