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3篇
农业经济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南方冬闲田季节性规模经营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方冬闲田资源正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其开发利用受到技术、农地流转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认识南方冬闲田开发的战略意义,促进冬闲田资源高效利用,本文在文献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诠释了冬闲田开发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方面的保障作用;同时,依据南方稻区作物生产和冬闲田资源特征,总结出适宜我国当前农地流转的企业季节性租用、村集体季节性征用和农民季节性连片种植的三种经营模式;并提出了基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农民行为的三种开发机制,以及大规模专业化和大群体规模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耕地退化类型主要有优质耕地数量减少、土壤侵蚀、土壤肥力下降以及土壤污染。退化趋势为 :耕地面积减幅趋势尚存 ;耕地肥力退化 ,耕地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 ;土壤侵蚀面积有所遏制 ,但流失强度却呈加剧态势 ;非农项目建设以及矿山开采引起的水土淤埋农田现象频繁 ;在坡耕地上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不一 ;耕地土壤污染现象不容忽视。其原因直接或间接与有关经济政策有关。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控制耕地退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机构改革成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草原保护与利用提出新的要求。文章从全国层面梳理了目前草原相关法律、政策和机构现状,总结草原改革和保护体制机制存在的五大主要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地方基层草原监管能力薄弱,草原科研与推广力量薄弱,草原改革试点推进缓慢,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明显不足。进一步详细分析草原确权和生态补奖两大政策在地方的执行情况,最后从林草融合的视角提出草原保护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中国加入WTO后农业将受到巨大冲击,应对冲击的策略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及削减生产成本。土地细碎化是农业结构调整和成本降低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从村级和农户层次探讨了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认为目前中国的土地细碎化主要是由供给面因素引起的,需求面因素也有一定影响。建议在制定减轻土地细碎化的相关政策时,要权衡供给面和需求面的影响,兼顾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5.
基于非同质DEA的稻虾共作土地经营模式成本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究实践中稻田综合种养这一土地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水稻单作是否是成本有效的,以及哪些因素妨碍了这一土地经营模式效果的进一步提升.研究方法:利用湖北省荆州市和潜江市2018年稻虾共作这一稻田综合种养典型模式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非同质决策单元的效率测算方法和效率损失模型,在计算农户亩均成本收益的基础上,分析稻虾共作和水稻单作模式下农户的成本效率.研究结果:(1)稻虾共作户的成本效率(0.376)略高于水稻单作户(0.336),但二者都处于较低水平;(2)农户成本效率与土地经营规模呈"倒U型"关系,土地细碎化、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足、合作社流于形式是引起农户效率损失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稻虾共作的土地经营模式能够保证水稻产量,但增效作用有限.通过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来消除效率损失,可大幅(60%以上)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助力农户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现有关于农村金融的研究,多针对农户进行,而对牧区信贷的研究较少,且相关文献跨越的年限较长,主要是从宏观上进行理论探讨,并且大多数集中在内蒙古地区。本研究通过对环青海湖四县242户牧户的信贷状况进行调查,力图从牧户借贷需求程度、借贷规模、借贷资金来源以及借贷资金运用等方面分析牧户对信贷的需求状况,拟为牧区金融体系构建与金融制度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重庆市涪陵区21家榨菜生产加工企业2006~2008年间的技术效率,并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这些企业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榨菜生产加工企业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1。影响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过小以及生产用工规模不合理;此外,购入原材料的价格成本也是影响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技术企业效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建"脆弱性—恢复力"框架,运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牧区10户典型牧户30多年来生计变化状况的半结构化访谈材料,通过对案例材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了在从草场和牲畜公有共管到牲畜私有、草场承包的制度变迁背景下牧户生计脆弱性的变化,以探索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促进牧户生计实现可持续的策略。研究发现:第一,分畜到户和分草到户后,草地生态状况恶化,例如水、草等自然资源减少及不同资源间搭配失衡,草地承载力下降和恢复力不足,这些都加剧了牧户的生计脆弱性;第二,牧户定居放牧后,物质资本的增加促进了其生计的恢复,但金融资本不足仍是导致牧户生计脆弱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牧户通过草地租赁、互惠合作等,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生计恢复;第四,部分牧户采用过牧等手段应对草地经营制度变迁带来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这反而加剧了自身生计脆弱性。在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通过创新草场流转方式和开展互惠合作等来优化牧户生计资本配置,将是促进其生计实现可持续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控制牲畜数量、改善草地的不合理利用来遏止草原退化。2015年年底,第一轮草原生态奖补已在我国大部分牧区正式完成。文章利用2015年8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调研所获取的一手数据和访谈资料,对首轮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为新一轮生态奖补政策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第一轮生态奖补政策在局部地区实施效果亟待提高,究其原因为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地方政府的执行疏漏和监管乏力、补偿标准与牧民受偿意愿间的差距、部分牧民态度与行动不相符引起的超载,是导致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草地是牧民基本的生计资产,也是中国北方的生态屏障。然而,严重的草地退化威胁着牧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维持高度可变的、脆弱干旱环境中的自然资本是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原牧区的主要牧业制度变迁,分析其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探讨在现行草地经营制度下如何在不减少草地自然资本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研究揭示,牧业制度变迁通过"分畜到户-牲畜增加-公地悲剧"、"分草到户/草地确权-草地细碎化-围栏陷阱"以及"三权分置/草地租赁-不完善契约/产权不安全-草地过度利用"三条路径影响草地退化。"交互规模"理论解释了草地细碎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利用面上调研资料、定点观测数据以及自然试验证据支持了以上假说。研究表明,采用适合地区特点的确权方式、规范草地租赁市场以及减轻草地细碎化从而提高"交互规模",可更好地平衡牧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草地-牲畜-生产性资产-水资源",促进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