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城乡差距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利用共同生产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分析盘活农村资源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影响。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和建立碳汇交易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就业路径与动力因由:基于低碳农业产业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职业需求随着农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带来不同的就业效应。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的历史路径昭示,在我国城镇化趋缓、农村劳动力绝对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以农业低碳化促进农业新的业态和新的分工,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根据马克思的市场价值思想,通过博弈分析可以发现,在给定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商品市场价值量由正好满足这种需求的相对优势生产群体中的相对劣等条件生产者的商品个别价值来决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适当扩展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它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组织化沿着集体经济→家庭经营→农业商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团队化的演进路线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解释:这是改革开放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化的结果,是农民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劳动的交易效率与风险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组织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向国成  韩绍凤 《经济学》2007,6(2):513-538
本文在适当扩展间接定价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它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组织化沿着集体经济→家庭经营→农业商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团队化的演进路线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解释:这是改革开放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化的结果,是农民对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及劳动的交易效率与风险进行综合比较后,选择剩余权利赖以实现的最优组织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综合比较优势理论揭示的不可能定理说明经济发展应该在充分利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专业化基础上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交易效率的不断提高.当中国经济进入投资、创新导向阶段,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战略不能只建立在基本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而应立足于构建要素禀赋、技术效率和交易效率所形成的综合比较优势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杨小凯等人的分工与消费多样化同时演进的新兴古典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多样化只有在不使生产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或减少生产者固定学习费用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命题,提出了通过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分担农民的学习费用、改善农业的交易效率促进农业多样化发展,以实现我国小农经济效率进一步改进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三种产品的非线性模型再现杨小凯的城市化及二元经济理论,并讨论杨小凯在三种产品线性模型中省略了的不完全分工结构及存在户籍限制下的城乡人均真实收入差异问题。在实行二元经济转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应该牢牢抓住提高分工水平这一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对提高全社会分工水平和人均真实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城镇的发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户籍制度,消除对农民的歧视政策,降低农民进城的交易成本,为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民进入城镇创造便利条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促进城乡交易效率改进、提高社会分工水平进而实现二元经济转型的战略地位,加快其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农户分工经济的实证研究来检验超边际经济学的分工经济思想。模型证实我国农户经济中存在多样化经济与迂回化经济,不同收入等级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的差异也表明存在农业劳动力的专业化经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在经济学中找到了自身的基础,逐渐成为了公认的主流战略管理理论。这一理论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战略管理领域中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全新视角。本文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全面地阐述这一理论的观点和内容,展示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