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单元,其运行态势决定经济是否稳定。在经济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竞争方式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决定着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其中,推行质量竞争方式是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加入 WTO将给吉林省农业带来冲击。本文从生态学理念出发 ,探讨加入 WTO后吉林省农业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4.
城市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有效的综合性手段。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不仅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且必须伴随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本质属性的激励理论及管理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激励理论主要在企业契约层面研究激励制度 ,忽视企业生产属性决定的企业目标及生产者的激励 ,造成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上的效率损失。本文基于生产和契约的统一 ,对激励问题进行实证和规范分析 ,指出有效的企业激励制度必然构建在企业二重本质属性之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选择性理性的激励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企业激励机制的传统模式主要以经济学理论和目标为前提。本文通过对经济人分析范式的拓展研究,证明在标准的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框架中存在着选择性理性的经济行为,经济与管理的激励过程同时包含着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及其共同交互作用和影响。个人本质行为激励与社会文化规范激励的交叉作用是研究激励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齐红倩  席旭文 《南方经济》2015,33(10):33-48
资产价格变动通过财富效应等渠道影响总需求进而通货膨胀的变动,但其影响方向、强度及时变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建立包含潜在门限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时变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和股票价格均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同向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表现出顺周期的时变规律。在资产市场发展的“繁荣期”,影响强度不断增强;而在“低迷期”,其影响趋弱甚至无效。当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运行出现周期错配时,其通货膨胀效应更趋复杂和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继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之后,我国政府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做出了及时调整,此举在产生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严重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空前增大的负面效果.对此,本文综合不同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数理模型证明CPI与流动性过剩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本质上是通过经济不同部门收益率影响CPI的改变,流动性过剩对经济总量的通货膨胀造成巨大压力.因此,货币主义对通货膨胀的度量弥补了CPI的片面性,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通货膨胀基本度量.  相似文献   
9.
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动力之源,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是我国当前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企业是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投入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技术创新活动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的产生,以及通过新技术的获取、产业化到商业利益的实现,这个过程必须通过企业的参与才能实现。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着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应从科学指导、社会需求、社会容受能力等几个角度审视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和面板平滑迁移模型(PSTR),分析我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区域污染排放差异变化,并基于测度结果和区域收入与污染阈值特征,提出我国区域污染治理对策。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污染排放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中、东部为主的区域内差异,西部区域内差异也正迅速拉大。整体上污染排放强度随收入增长呈现出“拖尾式”倒“U”型发展趋势,人均GDP较低省份在越过122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提升对于污染减排的影响将由抑制转为促进;而人均GDP较高省份在越过427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增长的减排效应将明显减弱。格局分析表明,当前我国污染排放正呈现出一种“双期叠加”的“橄榄形”格局分布,为提高减排有效性,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收入特征采取差异化的分区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