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当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村经济社会面貌迅速变化,城乡一体化引领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为阐明当前农村地区耕地社会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安徽省怀宁县进行了耕地社会保障价值研究。在条件价值评估法下,利用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受访者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受访者年龄、家庭年收入与受偿意愿呈负相关;家庭收入来源、农地流转期限、新农保养老金发放级别与受偿意愿呈正相关;同时测算出怀宁县耕地资源社会保障总价值为9.91亿元,占当地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68%,单位面积耕地社会保障价值为1 141.67元/667m~2,占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的71.95%。通过与他人相关研究对比分析,结论认为目前耕地在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仍承担着基础性作用,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耕地社会保障地位正在弱化,农村社会保障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复杂的气候变化和世界局势下,防止耕地“非粮化”、挖掘耕地多功能、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贡献、社会安定维护、生态安全承载4个维度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刻画2000—2020年耕地多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与规律,并利用敏感度模型分析耕地多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的敏感程度。研究表明:(1)2000—2020年间耕地各项子功能值在整体上呈现剧烈—平缓—剧烈变化趋势,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和国民经济贡献功能上升,而社会安定维护功能和生态安全承载功能下降。(2)安徽省“非粮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在地域差异上表现为皖南地区高于皖北地区。(3)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社会安定维护功能、生态承载功能对耕地“非粮化”程度变化敏感性增加,而经济贡献功能的敏感性下降。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值高的地区对“非粮化”不敏感,社会安定维护功能的敏感区域与“非粮化”程度高的区域有一定程度的重合。最后,提出强化耕地多功能管理,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设定“非粮化”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机理,以期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并将其进行修正,利用金寨县43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转化机理。[结果]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非农收入占比较高与较低农户之间意愿—行为转化所受影响总体呈相反趋势。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的农户退出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和社会效应减弱,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可行性;而非农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过程中则淡化了自身需求和政策感知,更加重视社会示范效应和政府作用。自身禀赋条件是退出基础,决定着政府作用与社会示范效应的效用大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机理为:减少自身禀赋条件约束,增强外部效应。[结论]应适当提高退出补偿,改善农户退出后居住环境,完善退出后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退出环境,增强社会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6.
在界定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博弈分析法,分析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探究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中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企业与农户的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私合作农地整理项目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存在差异;协调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冲突可提高项目效率;协调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对促进合作有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对提高农户项目的满意度有显著意义;政府单一财政投资存在低效率现象,企业单独投资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和企业合作有利于提高农地整理项目的投资效率;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均衡受各自保留效用的影响,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合作投资的初始投入成本对合作具有正向作用;超额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影响企业与农村集体组织双方的策略选择,而初始投入成本和违约赔偿金额对农户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转型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和区域邻接性将安徽省分为合肥—铜陵、安庆—黄山、六安—淮北、阜阳—宿州四个区段,采用横向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各区段2000—2013年土地与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各区段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占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逐年不断降低,各区段所对应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各区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未来要促进农村宅基转型过程,推动城乡友好发展,建立宅基地使用的激励约束政策,实施农村宅基地差别化分区管理,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最终实现宅基地市场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农地流转绩效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认识安徽省农地流转工作成果,剖析不同地区农地流转绩效差异,探讨有效提高农地流转绩效措施,对改革和完善农地政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安徽省皖北、江淮和皖南3个区域农地流转情况调查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构建农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综合分析农地流转绩效区域差异表现及原因。[结果]研究表明:(1)3个区域的农地流转绩效主要与区域内农村社会发展是否得到重视、农户家庭是否全面发展和流转工作是否落实有关,三者形成的合力最终导致综合绩效的差异;(2)农地流转绩效的提升是一项受多重因素影响的系统性工作,包括政策方针、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结论]研究认为安徽省农地流转工作成果值得肯定,为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建议综合协调各方资源,借鉴成功工作经验,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推广土地整治工作、加强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土地权利始终分配与土地权利的再分配,还是公共土地收益的处置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以及国家内部的土地权利结构和土地收益分配,最根本的都在于对土地所有权的最终控制;土地制度与政策的变革,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符合市场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作为最为重要的资财与要素的土地,需要在坚持土地分配与收益公平的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土地权利与收益分配是直接关联的,不同的土地权利设计必然导致不一样的收益分配结果。在农村土地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发挥土地要素对减低城乡收入比、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企业与村合作供给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分担博弈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企业与村的行为策略、博弈支付和均衡条件,计算得到均衡解.研究表明:(1)投资分担均衡主要受预期获得净收益的影响;(2)企业与村的投资分担博弈至少存在三个重要的均衡解,即两个端点均衡解和一个中点均衡解;(3)事前承诺或沟通,合作投资双方可从低效率或无效率陷阱中摆脱出来,达到更有效率的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