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5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637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94篇
经济学   205篇
综合类   59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47篇
农业经济   176篇
经济概况   229篇
邮电经济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不良资产的“缩水”,是指银行或非银行机构现行未收回的不良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际价值不断下降的一种减值现象。近年来,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资产管理公司与商业银行两种不同管理机制的并行,不良资产“缩水”与“治理”的矛盾日渐突出。据调查,一些地方近三年的不良贷款“缩水”幅度超过30%。银行不良贷款“缩水”,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信用扭曲、时间拖延、管理滞后。——信用扭曲,引发了不良贷款的“缩水”。目前,信用扭曲引发的银行不良贷款“缩水”,据调查主要体现在借款人、法院、地方当局三…  相似文献   
2.
3.
4.
个人消费信贷的非对称信息与业务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坤 《经济师》2004,(5):291-291
一、个人消费信贷款业务拓展情况目前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中出现了严重的银行“惧贷”现象。特别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只有部分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而助学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项目根本没有银行办理。从银行看留着存款不放贷丢失了潜在利润。从借款人看,有许多困难学生欲使用助学贷款却迈不进银行的门槛,有想用贷款购车的却找不到放贷银行。为何既有卖家又有买家而交易的成功率很低亦或为零。其表面原因是社会信用环境不高、借款人信誉欠佳,借款人逃废债务率偏高。这一原因的存在是由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  相似文献   
5.
本试从银行经营的角度,结合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实践,分析我国城市房地产信贷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探讨如何从政府角度出台相关法律、政策法规的行政手段和运用市场经济的自发调控手段,以积极的应对措施,降低我国房地产信贷业务中的不健康因素,化解银行业和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谋求房地产泡沫的可测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6.
廖寿柏 《现代金融》2001,(10):29-29
农业银行连云港分行房地产信贷部自去年分脱以来,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市场份额、全面提高资产质量、全面提高经营效益三大目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竭力把低风险业务做大做强,使房地产金融业务真正成为效益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贷款营销力度,信贷业务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存单质押贷款、自然人、个体工商户贷款、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等个人信贷业务不良贷款在一些地区、一些银行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导致个人信贷业务不良贷款增长的主要因素是:1.指导思想出现偏差。在各家银行增加信贷投入营销力度的大气候下,不少银行一线人员出现了重市场营销、轻跟踪管理的倾向,片面追求贷款数量的增长,忽视贷款质量的监控。2.信贷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有许多刚从事信贷工作…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