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1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80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瑞 《内蒙古财会》1997,(12):47-47
农牧区村嘎查财务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牧民上访的热点问题之一,加强对农牧区村嘎查财政财务审计尤为重要。下面仅就农牧区村嘎查财务审计的现状,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推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是减轻农牧民负担,使农牧民得到休养生息的治本之策。其积极作用和重大意义,已被试点地区的实践所证实。但也不应否认,税费改革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为此,笔通过对税费改革政策的分析并结合内蒙古赤峰市农村牧区税费改革的实践加以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调查组于2002年7月底8月初到日喀则、那曲两地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当地贯彻落实特殊优惠政策的情况,认真研究了当前西藏农牧区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农牧区金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让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  相似文献   
4.
熊正良 《西南金融》2002,(10):28-31
本分析了西藏农牧金融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农牧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农牧金融工作是西藏金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牧金融工作,对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利率市场化和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对青海省农牧区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从它们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融资难的原因,研究利率市场化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结合青海农牧区实际,提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小微企业提升内源性融资能力、完善企业信用制度以及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实现脱贫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消费支出由生存成本向生活成本演变的过程.长期以来,这部分消费支出的成本主要由国家以精准扶贫等形式,通过各个口径增加贫困户收入得以弥补.生存成本结构随之变化,反映出前后差异及其磨合的困境,也反映出贫困户和贫困地区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成长,挖掘弥补生存成本的原动力.本文以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和日镇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为例,在分析生存成本补偿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牧区禀赋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其发展的核心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新疆金融》2011,(11):134-137
<正>近年来,随着中央加快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的实施,各地金融部门以消除金融空白点为突破,加大了对农牧区信贷资金、优惠政策的"硬投入",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在调研走访中体会到,加大农村金融信息化建设、改善支付结算环境、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率和支付手段,已成为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门源农行在门源地区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牧区旅游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品牌缺乏统一的思想,变得散乱、无序,品牌的形象也很模糊,影响了农牧区旅游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农牧区旅游中的品牌问题进行探讨,并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农牧区旅游能尽快走上成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在杜蒙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一群人,不论是在人头攒动的景区还是在人烟稀少的农牧区,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没有时间去感受草原风光,也没有闲暇去欣赏森林松涛,不论冬夏,他们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牧民的毡房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