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劳资关系是劳资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雇佣关系,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双方之间产生矛盾。本文对当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突出表现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政府、企业、工会和劳动者自身等角度出发,提出缓和我国劳资矛盾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劳资双方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正处在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政府在节制资本,保护劳工,劳资兼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政府在节制资本、调控初次分配方面能力有限,保护劳工方面作为不够;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比较软弱;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确保劳工各项权利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这应引起我们的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劳方作为日益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在劳资纠纷中以"据理抗争,量力而行"的行动逻辑,即以非自愿性合作来维持自身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守旧、屈从及叛逆等行动策略,其实质是劳方理性选择的结果。通过对安徽劳资纠纷的探讨,劳方的行动逻辑是劳方社会资本弱势、资方资本强势和社会公权力失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合同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在颁布和实施后,充满争议,也出现了大量规避行为,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障碍甚多.本文从<劳动合同法>实施问题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叶迎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130-131
在职业经理人作为资方代理人在我国现代企业改革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作为劳方代理人的工会干部却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远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利于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在廓清工会干部职业化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简析我国现阶段工会干部职业化过程中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被侵害已成社会顽疾,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农民工缺乏有效率的工会组织,因而其在与资方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这是导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屡被侵害的根本原因。因此,组建能够真正代表农民工的利益并拥有一定政策影响力和法律独立性的工会组织是必要的,同时,政府应主要以公平作为其施政目标,杜绝自身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促进农民工权益保障逐步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劳资双方具有一种逻辑关系,表现为资本优先,劳资平衡,劳方优先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正处在劳资平衡的第二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关系正处在第一历史阶段即将结束,并开始向第二历史阶段过渡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政府在节制资本,保护劳工,劳资兼顾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难题:政府在节制资本、调控初次分配方面能力有限,保护劳工方面作为不够;工会组织在维护劳工权益方面比较软弱;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确保劳工各项权利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劳资双方强弱明显,加快了中国社会分配的两极分化,这应引起我们的极端重视。  相似文献   
8.
葛冰筱 《时代金融》2014,(9Z):215-215
劳资关系是劳资双方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雇佣关系,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双方之间产生矛盾。本文对当前我国劳资矛盾的突出表现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政府、企业、工会和劳动者自身等角度出发,提出缓和我国劳资矛盾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劳资集体协商是一种有效的、公平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通过劳资之间的"和平"博弈,实现劳资双方之间利益均衡和最大化,把劳资矛盾化解在了企业层面,进而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相对稳定。上海某公司劳方在劳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劳资双方的核心利益,并从劳动政策法规、公司劳方待遇现状、经济状况角度提出了要求协商的主题、出价与底线,利用合理的策略与技巧实现利益最大化。研究本次集体协商过程对于我国集体劳动关系的规范化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华 《北方经济》2009,(23):70-71
2009年7月24日,吉林省通钢集团通化钢铁股份公司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部分职工因不满河北建龙集团对通钢进行改制重组.在通钢厂区内聚集,一度造成工厂内7个高炉停产.建龙集团派驻通化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陈国军被殴打,不治身亡.事情发生后,政府高度重视,当晚便紧急并永久地叫停了这桩重组并购.通钢事件透露出的诸多信息值得我们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