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进出口经理人》2009,(9):76-76
4年前,柏唯良教授告诉我们“细节营销”的精妙之处,现在他又精益求精,对自己有了很多“破”和“立”。这是“发现、测试、完善、科学管理”的再生之旅,也是学问家、企业家的达善之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总会计师》2009,(2):116-117
1988年1月.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宣言》称。人类要想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实际上,这位大名鼎鼎的学问家.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李为 《深交所》2006,(4):48-50
于光远先生在他年近九十岁时写了一本自传体的书——《于光远自述》,讲述自己一生有趣的故事。这位大思想家、大学问家一生坎坷,他的书读起来却让人感到很轻松,他讲述自己的倒霉事、险事也可以当乐事、滑稽事讲,你会感受到他在最失意的时候依然有乐趣,最痛苦的时候依然面带微笑  相似文献   
4.
文荣 《企业文化》2010,(5):88-88
清代的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曾国藩有一句名言:打脱牙和血吞。大概的意思就是在生活面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能挺得住,站直了,别趴下,既要能忍又要能挺,惟有如此,方可成就大业。曾国藩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坚忍的毅力一路走来,从穷山僻壤的乡村走到了京城,从一个翰林院学士做到了统帅三军的钦差大臣和太子太保,受万人景仰和爱戴,为家族争来了诸多的荣耀,封侯封爵,被许多人学习和追随。  相似文献   
5.
苏华 《新疆金融》2008,(5):I0004-I0005
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学问、大事业的人必然要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用在做央行青年工作方面也同样十分适用。  相似文献   
6.
刘贡父是北宋的大学问家,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助手。大约在宋英宗治平年间,经欧阳修举荐,刘贡父获任馆阁校勘。能当上馆阁校勘的,基本上都是当时的学术牛人,但馆阁乃清水衙门,薪水不是很高,也不给配备“公车”,刘贡父白掏腰包买了一匹骒马(雌马)作上下班的代步。  相似文献   
7.
咪蔡摘 《财会月刊》2012,(11):I0002-I0002
孔子名丘,字仲尼,这位大名鼎鼎的学问家,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伟大的会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评选出人类历史上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孔子位居榜首。  相似文献   
8.
沈建中 《金融博览》2011,(11):54-55
不久前又见到洪葭管教授,他依然那么精神矍铄,热情周到;依然一如既往,笔耕不辍.每周一由城西往浦东的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调研部办公——仍是25年前的”不老松”风度。那年我去外滩洪老办公室送会议请柬.得以相识.这位埋首书堆的前辈给我留下“清且俭.温而恭”的印象.就连他饮水的小巧瓷杯。玲珑精致间也发散着同样气息。寒来暑往这么多年,如此印象越来越深刻,而他作为学问家,其治学思想、为文著述更是印刻着这样的特色。潜心钩沉第一手史料洪老编著的金融史书.格局博大.  相似文献   
9.
放下石头     
阳波 《宁波通讯》2011,(21):62-62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救。  相似文献   
10.
茅冥家先生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打小不知父亲是谁,他和相依为命的外婆得到过一位茅姓人家的资助,就属了茅姓以表谢忱。20岁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行列,在战火中迎来了全国解放,将要迈进婚姻的殿堂时,被划为“反革命”,43年后才彻底平反,终生有情难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