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65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47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3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映欣别署陈龠。1963年生于广东汕头,1988年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广东画院》副主编,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广东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聘教授。  相似文献   
2.
《广东经济》2005,(1):117-117
科技进步为振兴汕头注入新活力和动力2004年汕头市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共有96个科技项目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发展项目,全年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9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0亿元。  相似文献   
3.
王东青 《大众商务》2007,(10):24-25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汕头的一位公子阿哥,生日的时候他那有钱的老爸就送他一部最新款的宝马X5.这位阿哥估计是喝多了,于是开着X5在汕头市区狂奔,一路上瞄准撞隔离栏啊、汽车啊、摩托车啊狂撞,其间又冲进建设银行的停车场,横扫7部汽车.  相似文献   
4.
《潮商》2014,(6)
正有人说:一个民族,无艺术灵魂无法走远,无商业则无法发展艺术。90后这一代已经走上艺术和商业的结合之路。在互联网上,"伟大的安妮"有3个形象:她是画着自己和王小明的恋爱故事的小女生,她是凭借坚持和努力实现了1%梦想的励志90后,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年轻创业者。这3个形象一下子叠加在这个1992年出生的广东汕头籍小姑娘身上,让人更好奇她的所作所为。去年7月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毕业后,人气漫画家陈安妮只身来到并不熟悉的北京创业,和12个小伙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高度重视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研究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之一汕头樟林古港的文旅资源活化利用情况,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汕头樟林古港及文旅资源状况,从文化、市场、主体和物质四个层面梳理出汕头樟林古港文旅资源活化利用中存在着文化宣传力度、游客互动性产品、村民参与度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并对应提出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增加游客体验元素、倡导村民积极参与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潮商》2015,(3):78-78
经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及监管部门批准,在中国(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华侨试验区支行正式挂牌对外营业,这是全市银行业在华侨试验区设立的第一家分支机构。6月5日,该支行举行挂牌仪式,华侨试验区党工委吴先宏书记、管委会张学龙主任,中行汕头分行冯伯仲行长等行领导,华侨试验区及汕头中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试验区部分客户代表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7.
8.
林海莘 《潮商》2015,(3):18-21
作为扎根汕头一百年,当地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银行,汕头中行一直以来,秉承“根植汕头、给力汕头,支持发展、服务民生”经营理念,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搏,依托中银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独特优势,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努力做当地最大且最好的银行,积极助力汕头振兴发展,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近日,潮商杂志记者走进这家百年老行、国有大行,与该行冯伯仲行长就该行如何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服务社会民生事业,维护地方金融安全稳定,进行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9.
叶辛 《潮商》2015,(5):88-89
20来年前的九十年代中期,我第一本书的责任编辑老周,约我看过一次潮剧。走进剧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潮汕文化氛围,相互打招呼的,亲热地议论即将淡出的折子戏的,全是浓郁的广东潮汕话,交谈间我得知,光是上海的潮汕同乡会统计,上海的潮汕籍人士就有80万人。演出开始,台上台下,那一出又一出折子戏,不少都是传统剧目,如有名的《三岔口》,其他的剧种我也欣赏过。潮剧的表演形式,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看过一次,经久难忘。当时心头就想,潮州汕头地方,其风韵和人文景观,定和他处不一样,有机会一定要去走走看看。  相似文献   
10.
《潮商》2014,(4)
正潮汕地区设关可追溯至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粤海关创设之时。粤海关下设七大总口,潮州庵埠总口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汕头口只是庵埠总口下辖的一个海关挂号小口,以征收过往民船挂销号费为主。汕头拥有优良的自然港湾,随着海上运输的长足发展,汕头港湾在商业方面的优越性更为凸显,也成了英美法等列强觊觎的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城下逼盟,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汕头被迫于1860年1月1日对美国先行开市。作为必备的配套外贸管理机构,潮州新关(后称"潮海关")在汕头出海口妈屿岛仓促成立,成为继江海、粤海新关之后第三个实行洋税务司制度的海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