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14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109篇
经济学   123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8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吴慧元 《福建金融》2008,(10):25-29
在现代开放型经济中,一国宏观经济可分为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是一国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我国在治理经济过热的过程中着重使用的是紧缩性货币政策,本文主要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下的金融领域面临很多问题,海外热钱不断流入“以价值发现”为理念的中国PE投资领域,从而引发了该行业的一些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3.
华尔街控制中国资本定价权的战役由此拉开了序幕? 就在8月8日这一天,中国股市开始了新一轮暴跌,A股突然破位,市场恐慌骤然加剧。但正是这样的恐慌,恰恰形成了较为典型的“诱空”,为“热钱”吃货提供了极好的契机。是不是这样?从历史经验看,很像!只是眼下不可能得出准确结论。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市场的表现令人惊喜交加——我们反击“后奥运危机”的行动似乎开始了。 先是组合拳重重地打在了做空A股者的要穴上,规范大小非出售和果断降低印花税至0.1%连续出台,一扫市场中某种被刻意“制造”出来的恐慌情绪,而如果任由这种恐慌情绪蔓延,很可能瓦解世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信心;紧接着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收盘重回7上方,走势是难得一见的V字形——没有继续加速升值。  相似文献   
5.
亚太     
《新理财》2004,(9):7-7
  相似文献   
6.
进入9月中旬,经济界权威人士透露出的一些信息表明,自今年6月份以来的关于人民币汇率激烈的争论有望暂告一段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当前人民币问题就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国际上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趋缓之后,我国国内货币政策又进入了需要应对前期热钱流入和货币供应增长过快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真实贸易顺差,还是热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中国的贸易顺差突然从321亿美元增加到了1020亿美元,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持续增加。这很容易被认为是2005年7月汇率改革产生的人民币升值导致热钱流入造成的。但在逻辑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与贸易顺差突然增加之间并不存在严密的因果关系。贸易顺差中是否含有大量热钱,需要更加谨慎的判断。对中国真实外部不平衡程度的认识及相关政策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杨红缨 《经济师》2008,(10):201-201
通过对热钱特点的说明,分析了热钱涌向我国的原因及会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哪些影响和危害,给出了应对热钱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泰国于圣诞节前几日出台资本管制政策的举动引发了国内股市的暴跌,这不禁会让人产生“噩梦重来”的念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几乎就是在10年前的这一时期爆发。当时国际游资的大规模撤出导致亚洲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崩溃。不过,泰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于当时截然相反,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抑制国际资本的不断流入。  相似文献   
10.
VC2.0     
来自海外的热钱正溢出互联网去激活更广泛的本土商业,而国内资本却还在冬眠这个冬天的热度甚至超过了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