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58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西方主要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在为建立基于所有权的国际贸易统计框架所做方法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尝试确立完整的基于所有权的双边贸易差额统计框架,并且把这一原则与现行的跨境贸易差额进行了比较。一方面指出现行的跨境贸易差额高估我国贸易利得的主要原因,是外资企业净出口被计为中国的出口,而实际上它是外国资本在国际化生产中获得的贸易利得;另一方面为将来如何调整统计口径、得到反映现实的统计结果,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解释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的几种原因——人民币定值过低、中国市场不够开放、产业转移、中美两国经济内部发展失衡与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作了简短的评述,分析了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的真正原因,认为中美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我国贸易政策和人民币汇率政策仍必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不断创造历史新高。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利还是弊,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文章主要从汇率、短期外债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建立关于外汇储备与汇率、短期外债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了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和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日和中关贸易差额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同,人民币的实际升值,并不能必然导致中国贸易顺差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实证研究表明,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贸易差额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方向与一定的经济条件有关,对外贸易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在于它是否有助于解决总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而不在于贸易差额的多少。贸易差额往往是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外在表现,它只是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某些要求的反映,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当微弱。传统的国际贸易差额观念必须适时更新。  相似文献   
6.
彭化非 《南方金融》2004,(2):34-36,27
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结售汇反映了一定时期我国与外国(地区)之间的各种经济交易的规模、结构等状况,为对外经济分析和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从当前的涉外经济出发,探讨欠发达地区进出口货物流和外汇资金流的关系,对欠发达地区的外贸进出口的影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本文对近年来湛江市贸易结售汇差额与进出口差额情况进行深入调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至2004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5145.38亿美元,适度外汇储备规模的界定成为学术界及实际工作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将国内外经济学家普启认为的影响最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的几个因素(进口规模、贸易差额的波动幅度、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变动、国家每年外债规模及汇率变动)作为考察对象,利用SPSS统计较件对1984-2003年间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相关分析,从实证角度揭示了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决定,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汇率博弈愈演愈烈.英国脱离欧盟后,人民币贬值压力将加剧,这将对中美间的汇率博弈造成一定的冲击.基于英国脱欧背景构建中美汇率博弈的静动态模型,分析各自在不同情况下的策略选择,发现博弈的暂时均衡体现了双方政治力量谈判下的策略选择,最终还是取决于博弈行为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分配.我国应在不引发双方贸易战的前提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汇率调整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9.
10.
1982年至2015年的34年间,贸易顺差有27年,贸易逆差仅有7年,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是导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主要动力,而进口规模的增加使得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了贸易逆差。贸易逆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进入21世纪后,均呈现为贸易顺差。文章着重探讨和分析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差额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