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财政金融   513篇
工业经济   305篇
计划管理   793篇
经济学   633篇
综合类   324篇
运输经济   44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880篇
农业经济   237篇
经济概况   58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1篇
邮电经济   1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本文描述了2018年文献[1]提出的一种新颖元启发式优化算法——排超联赛算法(Volleyball Premier League Algorithm,VPLA),算法灵感来自于排球超级联赛的一个完整赛季中,各个排球队之间的比赛和互动过程。在排球比赛过程中,教练的临场指挥会起到关键作用,因此VPLA算法将临场指挥作为重要算子之一。此外,VPLA算法还考虑了排球比赛过程中的换人活动和排球队员通过学习而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如今东道国对FDI实行激励政策已成为全球现象,激励政策的过度竞争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且对于东道国有不少负效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投资领域国际协调和监管的必要性与日俱增。多边投资框架的最终建立必然对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FDI激励政策加以限制或约束,从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来说,激励政策的约束会对中国利用外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外资“超国民待遇”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超产权论在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争和市场结构对企业治理机制改善的作用.我们把超产权理论的企业产权、竞争、治理机制与绩效相互关系模型引入国有商业银行中,建立市场竞争状态下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竞争、治理机制和绩效的理论模型.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构建竞争性的银行体系是关键;竞争绩效的产生还有赖于市场的完善和市场得以有序运作的制度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贯彻WTO国民待遇原则重构我国外资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民待遇原则作为WTO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中,在有关外资引进的协议中自然也不例外。文章从我国有关外资的法律体系现状着手,全面分析了我国现今外资立法中超国民待遇和低于国民待遇的有关规定、表现及其危害,最后从适应入世需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构我国外资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集中展示了近百项国内外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我国首座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楼3月22日在清华大学落成。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在落成典礼上说,北京市的奥运场馆建设要充分借鉴此楼展示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超椭圆曲线密码体制(HECC)和SSL协议的主要子协议Handshake的工作过程,提出了在SSL协议中应用HECC的签名、认证、数字信封的实现方案,并且该认证方案不依赖可信第三方,防止了骗取消息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对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金融领域的全面开放以后,如果不及时改变对外资金融机构倾斜的财税政策,将对我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