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篇
  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176篇
工业经济   100篇
计划管理   211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9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7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3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俊琦 《当代通信》2006,13(6):53-55
目前.电信行业的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只有让客户满意才能使公司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的经营部门是面向客户的窗口,是公司服务水平的直接体现,但网络运维更是保障公司服务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深化运维体制改革.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运维组织管理体系.保证网络的稳定可靠和快速反应,让客户真正满意、信任和依赖,从而实现公司的长期价值,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4.
龚宇 《中国邮政》2004,(4):45-45
近年来,随着多个覆盖全国的大型应用软件投入运行,运维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解决运维任务重、投入大、效率低的问题成为了运维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建立良好的运维制度、提高运维人员的专业水平外,笔者认为还应该从软件开发的源头抓起,提高应用软件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基层央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为确保重要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提高机房管理效率,保证基层央行机房运维系统正常、高效的运行,地市中支机房从软件到硬件均进行了全面升级,科技部门对机房运维管理、科技管理水平、科技运维的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提出3点建议:合理增加科技培训,积极搭建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平台,优化智能机房设计。"三管齐下"适时地完善其机房运维管理体系,使之运转得更加合理与高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水电厂建设和运营管理也不断改革和完善。安全生产和高效生产是我国目前水电厂的目标,因此要对水电厂的生产和运营维护进行改善。本文阐述了我国水电厂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机电运维合一的特点,研究提高现代化水电厂运维合一生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数据中心大规模集约化运营管理的需求,国内各企业陆续建立起了面向主机、平台、网络、存储、环境动力、应用软件等的专业监控系统,实现了各个专业的监控事件和容量性能数据的集中展现和处理,但仍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缺少对各业务应用交易的运行情况(交易量、成功率、平均响应时间)的监控,难以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情况;二是无法自动发现应用拓扑关系和交易访问路径,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故障应用系统的自动定位;三是无法将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IT经理世界》2011,(Z1):101
在如何有效管理维护企业IT设备系统方面,很多制造企业选择自建IT运维团队,以此希望在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方面做到有效控制。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差让许多企业由此感到困惑:成本投入的成倍增加并没有换来与之相符的理想效果。现实的强差人意也开始让另外一些制造企业另谋出路----选择IT外包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理论出发,银行信息系统大致分为规划与设计、开发与测试(或购买)、实施、运维管理与持续改进五个阶段。而前三个阶段从时间角度看,只占整个周期的20%,其余时间基本上是对其进行运行维护。这就决定了IT运维服务在银行信息化建设和运行中的核心地位,而定量、实时地交易数据、事件和性能指标成为判断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业务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了充分发挥运维监控的预  相似文献   
10.
在IT数据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行工作模式的要求下,IT数据中心运维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本文主要对数据中心在实际运维中容易被忽视,而又不可或缺的内容加以阐述,为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据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