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刑讯逼供是一种古老的、野蛮的审讯方法.也是刑事司法实践中一项屡禁不止的顽症。我国《刑法》第247条对刑讯逼供罪作了明确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3条明文规定禁止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口供。然而,刑讯逼供在司法实践中却长期存在。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善这一状况已成为刑事诉讼领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乃至世界上大多数重视保障人权的国家始终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提出解决的立法对策.对于抑制刑讯逼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曹子章 《中国招标》2010,(32):20-23
绪论 围标和陪标本质上都是以投标人为主,串通投标,以非法手段获得承包项目为目的,获得中标的现象,围标和陪标是串通投标的具体形式。围标和陪标现象严重的违背了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背离了招投标的目的,扰乱了招标市场的秩序,破坏了投标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乱了正常的投资规划,为滋生腐败提供了适合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冯君 《中国招标》2015,(7):31-32
2014年9月16日,杭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新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宣判。张新受贿1.24亿余元,贪污1000多万元,滥用职权导致国家数千万元损失,被一审判处死缓。据相关媒体报道,张新2002年6月起任杭州市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开发处处长,兼市城建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心主任、市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审委员会副组长。在其担任处长期间,张新通过幕后操纵等非法手段谋取  相似文献   
4.
避税与偷漏税同样是一个危及国家税法的问题,直接后果是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间接后果是导致税收制度的有失公平和社会腐败。避税和偷漏税是常常引起争议的两个概念,各国看法不尽一致,对偷漏税的看法较一致:偷漏税是非法的,即偷漏税以非法手段减少纳税义务。因而一般将避税表述为是合法的偷漏税。偷漏税与避税后果是一样的,只是手法不同而已。从后果看,两者都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受损失,纳税人都避了税收负担;从手段上看,偷漏税是采取非法手段,而避税是合法手段。  相似文献   
5.
债务纠纷是当今社会上较常见的纠纷,此类纠纷一般属于民法的调整范围,但是,如果债权人采取非法手段行使债权的话,就有可能受到刑法的评价。即所谓行使财产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某种客观原因,认为自己有取得对方占有之财产的权利,因而采用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非法手段取得了财产的行为。此类案件的处理,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有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帐外经营、瞒报销售额、收入不入账等非法手段.形成收入不实来偷逃税。其中.瞒报销售额是纳税人偷逃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穷学生缠上富家千金 2007年9月2日,四川省郫县敬德建材公司总经理王富田刚进家门,手机铃声就响起来.他摁开彩信一看,手一抖,手机啪的一声掉到地上.正坐在客厅里看电视的女儿王芳琴听见了,赶紧跑过来帮父亲拾起手机.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许多会计人员混淆会计工作中错误与弊端这两个概念。所谓会计工作中的错误,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账务时,由于技术素质低,业务生疏或疏忽大意等原因,在会计账务处理中违反了正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原则所造成的错误,但并无不良动机和企图。而会计工作中的弊端是指利用会计处理技巧、采取弄虚作假、伪造账据等非法手段,所进行的非法牟利、贪污盗窃、侵占国家资财等营私舞弊的有意识行为,此属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9.
杨娜 《商》2014,(50):140-140
会计假账,是指会计人员或有关当事人为了给个人或本单位窃取资财而采用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的一种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鼓励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依照国际惯例,我国对出口商品实行零税率,并对生产型企业实行“免、抵、退”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出口贸易,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在办理“免、抵、退”的过程中,通过一些非法手段,骗取出口退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