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8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50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31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冉庆 《集团经济研究》2007,(14):284-285
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相互关联、彼此促进.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现状,2006年底,我们编制了"经济发展与道德问题"问卷,通过走访、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普通民众进行了历时半年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汽车,似乎一直夹在政治和经济两条主线之间,而两条主线的每一条似乎都能看到汽车的影子……  相似文献   
3.
丁云  丁玉 《理论观察》2008,(6):161-162
新闻舆论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的好,舆论引导得力,就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创兴集团盈毅地产全面开发首个旗舰项目——广州东部广园东首个50万平米纯高层上层建筑——广园东·东方名部,作为公司第一个项目,当初为什么选择落户广园东(新塘段)开发房地产?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产生出许多新特点。这表现为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趋势,国际社会和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互动,非政府组织的大量生长,民主管理职能的增强以及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的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蒋学模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不是所有制性质的根本转变。资本主义企业由私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转变为公司制企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性质。同样,我国国有企业由传统体制下的基层组织转变为社...  相似文献   
7.
免征农业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更将引发农村上层建筑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但是,我们应免征农业税也产生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构建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华 《新疆金融》2005,(4):59-6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列宁把生产关系比喻为社会形态的。骨骼”,把上层建筑比喻为“血和肉”。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直是我们党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白匀战略方针。在新的形势下,我们通过抓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9.
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1年第一家全国性租赁公司——中国东方租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中国的融资租赁业经历了创建的阵痛、发展的喜悦和萎缩的迷茫。总的来说,作为一个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没有预想中的充分,这跟我国的经济政策环境和金融管理制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法律作为上层建筑,具体昭现了政策的内涵与导向;研究融资租赁法律制度,无疑能够剖析该行业的发展思路,更好地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男女不平等的成因入手,对当前男女不平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男女不平等的对策,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的男女平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