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32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6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3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资源再生的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达国家不要的东西都是垃圾吗? 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当国际社会质疑“谁来供应中国”,并炮制“中国能源威胁论”,当中国面对能源困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垃圾”、“电子垃圾”、“洋垃圾”等概念。 从资源获取的途径看,除了开采、储备,还有一个重要途径是再生。  相似文献   
2.
同其他行业的废品回收加工一样,农产品废品再利用也有着自身的优势. 首先,我国农村幅员广阔,人口众多.  相似文献   
3.
生物能源开启新能源时代之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视角》2006,(2):58-60
传统的加工工业是以化石资源为原料和能源进行的,面对化石资源日益枯竭的窘境,世界正孕育着一场用生物可再生资源代替化石资源的资源战略大转移。一个全球性的产业革命正在朝着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正在开发的燃料乙醇、多聚乳酸、多聚氧基酸、多羟基烷酸以及各种功能寡糖等可视为这个碳水化合物经济时代来临的前奏。  相似文献   
4.
德国在经历了战后重建、工业腾飞、两德统一等波澜壮阔的60年后,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经济、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领域成为弄潮儿。政府能源利用战略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效组织并实施节能示范项目使长期规划目标得以落实,德国能源利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关于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一种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资简讯     
《河北企业》2011,(1):91-92
<正>.华北制药集团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今年以来,华药集团公司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利用自身研发优势和在行业中的地位,选择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在申请国家项目和专利申报上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科技》2010,(7):63-64
101301 利用小桐籽油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小桐籽油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该发明工艺简单、产品的官能度可调节性好,生物降解性较好;可替代石化聚醚多元醇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减少了对石化产品的依赖。所用原料小桐籽油为可再生资源,成本低。  相似文献   
8.
《对外经贸财会》2006,(10):62-62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又称杜邦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杜邦公司创造性地把循环经济3原则发展成为与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资源的忧虑,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可耗竭资源的有限储量所带来的紧迫感趋淡。由生态承载力的衰减所引发的负面后果日益明显。从二氧化碳排放所引出的气候变化问题,是自然生态系统容纳和消除污染排放物的能力已然不足的一个反映。通过对贯穿上述认识转变过程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的梳理可知,国外在此方向上的主要分析工具是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该类模型的优点是把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集成在一起,使得对碳排放的预测具有微观基础,但也因模型复杂而处理难度较高。它的一个应用是:碳减排力度是应立即强力推进。还是可渐进强化,研究文献中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就是以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为基础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生物塑料生产量将从2007年的26.24万t提高到2011年的99.88万t。显示出可再生资源生产聚合物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全球生物塑料生产持续升温。但是,截至目前,全球消费的生物塑料仍仅占全部2.31亿吨塑料的0.7%,应用市场空间与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