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工业经济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5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本文着重对铅锌矿的找矿技术现状、原则和新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由于许多村镇和个人对阳城电厂厂区内铁的开采形成隐伏采空区,将影响厂房地基的稳定性.为此采用甚低频电磁法对厂区内隐伏采空区进行勘察.勘察结果和验证情况表明,用甚低频电磁法勘察隐伏采空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甚低频(VLF)电波传播过程中因环境因素影响会使信号产生衰减与扰动,导致潜艇收信可靠性下降.文中基于传播媒质环境地-电离层参数的统计预测,运用波导模式理论对甚低频电波的信号场强进行预测,为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在运行中调整其可变参数或在特定参数条件下避开传播衰减与扰动提供传播环境服务,使通信系统工作性能与信道特性达到良好匹配,从而实现提高对潜通信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星载甚低频(VLF)通信技术中,研究甚低频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电离层传输特性大多基于高频脉冲信号,且传播模型相对粗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建立了更为精确的电离层各向异性传播模型,对常规的FDTD算法引入变步长因子,并用该算法对VLF波在电离层中的场强衰减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昼夜变化及频率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卫星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与常规的FDTD算法以及全波分析方法相比,引入变步长因子的FDTD算法精度更高;在VLF频段,降低频率有利于电磁波穿透电离层,且白天的衰减明显大于夜间;VLF波在射入电离层并穿透D层时衰减严重(30~40 dB),约为F1层中衰减的3倍。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小型化低频通信天线的创新发展问题,从需求角度对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发布的机械天线(A Mechanically Based Antenna,AMEBA)项目展开系统分析,详细剖析了项目的需求体系结构及建立的应用需求模型,并以美国加速度计实验室研究成果为例,探析了机械天线项目中的通信、电路、电磁学等多学科协同设计思路,强调了工程化应用中需求模型、理论模型与实物样机模型的设计一致性,以及紧耦合模式的团队协作、相关的技术创新思路及方法,给出了该项目对国内工作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气中的雷电脉冲噪声的严重影响,当传送可靠性要求极高的数据信息时,现行甚低频通信系统难以满足要求。为了有效克服大气噪声的影响,提高甚低频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在考虑了便于系统升级改造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甚低频数据通信传输的差错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级联码和信道交织技术,级联码内码仍用原系统的BCH(Bose-Chaudhuri-Hocquenghem)码,外码选择RS(Reed-Solomon)码,内、外码之间插入了块交织形式的交织器。为了验证方案的纠错性能,给出了基于该方案的甚低频通信系统计算机仿真方案和仿真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编码增益、正确解码概率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系统升级改造上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地下管线探测仪C.A.T接收机可以探测到地下管线自然发射出的信号,或使用Genny发射机给管线施加一个可以用C.A.T探测的特殊信号。避免了无计划开挖可能对电缆或者管道造成破坏,导致昂贵的维修费用、工程的延误甚至人员的伤亡。新型地下管线探测仪具有四种工作模式,①P模式:C.A.T接收机探测带电的电力电缆发射的"电力"信号。②R模式:C.A.T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