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5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72篇
经济学   23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8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邢军 《中国邮政》2003,(9):32-33
近年来,中国邮政凭借庞大的网络、网点及品牌优势,进军物流市场,在精益物流、分销物流、城市末梢配送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然而,与旺盛的物流市场需求、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和规范的市场运作要求相比,邮政物流还因起步较晚而显得经验不足、力量有限。为进一步加快邮政物流业务的发展,笔者认为,当前邮政发展物流急需解决体制、观念和人才三个问题。体制研究中国物流的专家王之泰教授认为:“中国发展物流业的突出问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体制”。这同样适用于中国邮政现状。今年4月25日,刚刚走马上任的国家邮政局刘安东局长针对邮…  相似文献   
2.
【香港《大公报》7月19日】号称2005年将有“破冰之举”的中国邮政改革最近有了新的动向。国家邮政局局长刘安东近来指出将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并成立一个邮政监管机构——邮政管理局。此前,国家邮政局研究院副院长周焕德在上海召开的“邮政体制改革研讨会”上透露,正式出台的新邮政改革方案会强调三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邮政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负责人冯飞也表示,对邮政改革的方向——政企分开、监管独立,目前政府、邮政、专家等各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4.
在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是邮政信息化必要的技术基础,信息通信技术给传统的邮政通信带来新的生机和影响。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中国邮政通信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和压力。中国邮政业务含括基本类业务(国家邮政法中明确规定的由中国邮政经营的业务,即:“函”、“包”、“汇”、“发”),边缘类业务(特快专递、邮政广告、商业信函、电子信函、邮政代销、市场直销等)和邮政金融类业务(邮政储蓄、邮政支票、邮政转账划拨、邮电信用卡等)。在上述三类业务中,边缘类业务、金融类业务是竞争性较强的业务,基本类业务则面临着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5.
6.
文章根据邮联北京邮政战略的落实情况,结合我国邮政实际,分析了邮联北京邮政战略的落实情况对我国邮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对各国邮政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许多国家在邮政和快递业内引入了国际竞争,邮政业务日趋开放。邮政开放的浪潮既为我国邮政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我国邮政实行商业化运作形势紧迫邮电分营以来,传统邮政运作模式的低效率以及其他各种矛盾和弊端不断暴露出来。虽然邮政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改革,但迄今为止仍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较为明晰的改革思路。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尤其是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邮政经营体制改革已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现行的邮政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开放、竞争的要求。只有对当前邮政政企不分、网营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残留的、僵化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在邮政企业内部建立起先进的现…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邮政》2005,(4):62-63
56年的风雨历程,中国邮政在艰难中前行。自上世纪末起,短短几年,中国邮政经历了邮电分营的阵痛,收获了扭亏为盈的喜悦,面临着体制改革的挑战。中国邮政正在改革路上做大做强。中国邮政发展的背后凝聚着邮政职工的心血汗水,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他们想邮政之所想,急邮政之所急,辛勤耕耘,积极开拓,与中国邮政风雨同舟。他们是谁?经营现状如何?与邮政合作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盘点他们多年来与中国邮政一起走过的足迹,将描绘出一幅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生动画卷。2005年春节之后,本刊编辑部历时两个月,走访了与中国邮政有着紧密联系的25家金牌合作伙伴。之所以称他们是“金牌”,源于他们给予中国邮政的杰出支持。他们中有老伙伴,也有新朋友,他们韬光养晦,他们蓄势待发,准备着与中国邮政的新一轮远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