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47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00篇
财政金融   7209篇
工业经济   4949篇
计划管理   13240篇
经济学   10353篇
综合类   3498篇
运输经济   790篇
旅游经济   130篇
贸易经济   9922篇
农业经济   5616篇
经济概况   13851篇
信息产业经济   91篇
邮电经济   50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91篇
  2022年   238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735篇
  2014年   2451篇
  2013年   3170篇
  2012年   4493篇
  2011年   5598篇
  2010年   6428篇
  2009年   8533篇
  2008年   7674篇
  2007年   5639篇
  2006年   5615篇
  2005年   4953篇
  2004年   3814篇
  2003年   2276篇
  2002年   1617篇
  2001年   1604篇
  2000年   1175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34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本文基于我国当前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对城市供水项目从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蕴进行阐述,研究了城市供水项目优化前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产业成绩卓著。但也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建筑产品建造的绿色化水平不高;信息化建造处在探索阶段;建筑品质有待提高;国内建筑产业规模难以为继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建造。我国建筑业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发展接近饱和,建筑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开拓海外市场,用国际化市场占有增量来弥补国内需求的减量,走国际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对A地区贫困人口调查发现:现行的以收入为基础的贫困退出考核机制忽视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考核。为提升贫困退出考核的精准性,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研究贫困家庭收入结构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对内力收入和外力收入合理赋权,认为贫困退出机制中应提升内力收入在家庭收入中考核比重,优化贫困退出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林下经济整体上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因素目前主要体现在资金、市场、技术、理念、政策等方面。解决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因素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政策引导优化经济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提供基础设施,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林下经济,学习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产能。  相似文献   
7.
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摘帽过程中,可谓是一只无形的手,涉及到公司相关各方的利益.以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为例,其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顺利摘帽,但对经营、偿债、发展能力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管理力度,企业也应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经济改革即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之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均进行过经济体制的改革,为我国实行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我们不能完全效仿其他国家的改革方法,因为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推进关键环节及重点领域的改革,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深化改革与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巧妙应对当前的挑战和完善原有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加速破除约束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方式发生改变,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21,(4):72-73
2020年底《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这对推动区域合作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必将在东亚及亚太区域内激发更多内生动力,促进区域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东盟合作奠定更强、更广、更深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求在经济结构对称基础上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资源型大省,长期以煤炭资源为主要产业带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使得山西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亟待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分析山西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新的发展路径,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