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就D型、L型、外消旋和内消旋丙交酯的结构、熔点等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综述,并就内消旋丙交酯的合成和分离方法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物流技术》2011,(12):54
SA915RC7是一个双向性右旋圆极化远场天线,特别适合需要一般读取距离、多标签同时存在的场合,如小型门禁、工厂生产线、柜台、药品、图书、文件等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4.
PLC在工业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已成为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用西门子PLC控制多路机电开关的设计方法,并实现本控方式和远控方式及向中心控制单元上报状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全向圆极化天线既具有全向天线在平面内全辐射的性能,又具有圆极化天线可以辐射和接收圆极化波的特性,广泛应用于遥感遥测、通信、雷达、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等领域。介绍了三种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典型实例,即全向天线圆极化法、圆极化天线单元组合法和多天线组合法,并对比了其优缺点。分析了三种关键技术,即宽带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全向圆极化天线的各性能之间相互制约,设计一种合适的全向圆极化天线,需要权衡其各方面因素。全向圆极化天线在不同的应用场合将会侧重不同性能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Ka频段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天线单元以单馈电开槽贴片天线为基础实现圆极化,通过微带贴片表面加载介质和辅助辐射器,展宽了天线波束宽度并优化了单元轴比。以该天线为阵列单元,采用顺序旋转布阵技术优化得到的2×2子阵,其辐射方向图具有良好的旋转对称性,由该子阵扩展形成的相控阵天线,有效地实现了圆极化宽角扫描特性。以8×8矩形阵列为例,仿真分析了此类二维相控阵天线波束扫描过程中的方向图和极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天线在工作频段内可实现方位360°、俯仰±60°扫描,扫描范围内天线增益波动和轴比均小于3 dB,同时该天线具有低剖面(高度尺寸为0.08λ0,λ0为空气介质波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集成等特点,非常适合小型化或一体化相控阵天线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扩大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范围和提高识别效率,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多标签高效读取的射频识别(RFID)波束扫描阵列天线。采用空气层结构设计出增益值为6 dBi的圆极化天线阵元并组成2×2平面天线阵,使用开关线型移相器与威尔金森(Wilkinson)功分器设计出天线馈电网络,并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模块控制阵元间相位变化,实现波束30°偏转。整体模型尺寸为350.0 mm×350.0 mm×5.7 mm,分别使用微波暗室、射频网络分析仪以及连接RFID阅读器测试,表明天线实现了4个方向波束偏转以及识别多个标签。  相似文献   
8.
对叠层结构的微带天线采用四端口直接馈电和空间耦合馈电的方式,设计了一种车载型天通卫星通信天线。通过引入寄生单元,大幅度提高了天线的低仰角增益和轴比特性,使其远场方向图呈现宽波束圆极化辐射特性和优异的前后比。天线还集成了天通卫星上下行频段射频收发通道,射频电路的上下行频段间隔离度高,带外抑制和噪声系数性能优异,附加效率和输出功率高。天线可在复杂电磁环境和恶劣的野外环境下保证强劲的移动通信和数据传输能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GPS定位原理及其卫星信号特征,为实现接收机快速、连续、精确定位,对GPS天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论文给出了微带天线的几种分析方法,并介绍了微带天线圆极化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以及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设计了一副水平圆极化全向天线,该天线由4对半波振子构成,每对半波振子成倾斜45°放置,并离中心点λ/4。利用电基本振子的辐射特性和天线阵列原理进行分析,论证了在水平面内实现全向辐射圆极化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计算机CAD技术计算了天线性能,结果表明该天线在较宽的带宽范围内水平面不圆度不大于1dB,轴比不大于3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