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03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64篇
综合类   3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5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62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为了进一步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我国将继续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运行初期的确扩大了需求,使相对过剩的供给得以部分消化,但就长期趋势来看,显得后劲不足.本文试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从投资及消费两个方面,针对在当前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尽如人意的一些问题作出探讨,以期寻找加大扩张性财政政策力度的有效"作用点",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消费作为最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重要载体.而重塑经济主体的预期,对进一步拉动消费而言,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本文首先考虑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财政风险(绝对风险和相对风险)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的一般结论以及对我国相关经济参数的估计,文章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可供选择的、能够控制财政风险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文章认为,在目前,能够限制财政风险增加的扩张性政策是同时增加税收和公共支出的组合政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我国房地产政策周期与房地产波动周期入手,从房地产业的启动政策、调控特征与调控效果三个角度比较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两轮房地产政策周期之间的异同,探讨今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方向、原则、手段、政策取向和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通达性等,以期达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杨茜 《经济前沿》2004,(12):41-44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为实现经济复苏,日本政府依据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采取了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收效甚微。本文结合日本的现实情况,试图找到出现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扩张余地已不大,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张又显得乏力,应实行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建立IS-LM模型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扩大货币发行量对拉动经济增长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国际融资》2002,(1):20-21
全球经济下滑导致中国的出口急剧下降.但是,得益于连续4年实行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强劲的国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外贸下降的不利影响.虽然"9·11"美国遭受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能会对近期的外贸环境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预计中国在2002年仍将保持高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9.
《国际融资》2015,(4):67-69
经济风险
  2013~2014年阿根廷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通货膨胀高企、汇率贬值幅度过快、外汇储备减少、经常账户赤字扩大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虽然经济增长率在2013年略有回升,达到4.9%(这主要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所带动的消费旺盛),高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但2014年大幅下跌,预计全年G D P增幅仅为-0.6%,外汇储备缩减、货币过快贬值及FDI流入量大幅下降是阿根廷经济风险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理——生产过剩、生产资本过剩、借贷资本过剩理论不相容,马克思明确否定了增加货币供应对克服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有效的观点,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也得不出扩张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结论。货币政策有效性并非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共识,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观点更是对货币政策短期效应的有力否定。防止发生经济危机必须坚持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道路,过剩危机发生了就得慢慢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