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清明的纪念     
《走向世界》2012,(10):12-13
对于中国人来讲,清明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一个原本春游娱乐的节日,扫墓祭祖却成了惟一的内容。在传统节日变淡、保护声音四起之下,清明却无此虞,年复一年一代代进行着传承。谈论清明放假的存废实无必要,远走他乡、垂垂暮年,都不能阻滞回乡祭祖的思念。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扫墓祭祖,寄托哀思,是对逝去亲人的尊敬与感恩,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相似文献   
3.
春晓 《上海国资》2008,(4):75-75
清明,一家去乡下扫墓,凭吊祖先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愉快的郊外之旅。 说到清明,自然而然就想到唐代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堪称佳作中的佳作,脍炙人口,让人切实感受到了“清明断魂”的酸楚。与这份情感截然不同的是宋代张择端的丹青《清明上河图》,真实地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展示了当时政治的清明和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4.
<正>3月22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在奉化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台湾章亚若教育基金会董事长蒋孝严来到奉化参加论坛,还去祭祖、扫墓。在他心里,清明节都要去扫扫墓,这是对祖先的敬意,对文化的传承。蒋孝严说,这次"在奉化举行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看来,清明节前夕,不能忘记祖先。当天是他第六次  相似文献   
5.
重建心灵     
5&#183;12大地震过去快一年了。清明节前,我到重灾区绵竹去扫墓,沿途随处可见满载红砖的车辆和大堆用于建筑的河沙,一派重建的繁忙景象。扫墓之后,在绵竹县城逗留了几个小时,与部分市民近距离交谈,隐约感觉他们的情绪有些低落,言谈中不时地流露出焦虑、不安和无奈。地震不仅摧毁了他们美丽的家园,也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身边不时有烦恼的侵扰。除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相似文献   
6.
丁元海 《活力》2005,(3):43-43
“清明”的含义:《清明上河图》是宋人张择端的手笔,它既是价值连城的皇家珍藏,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佳作。为什么称为《清明上河图》呢?这“清明”二字的含义是什么?难道是“清明”的节令,人们扫墓时路上所看见的汴河两岸的景象吗?“清明”所指的是不是汴梁的“清明坊”到汴河口一带的风光呢?这“清明”所表现的是不是太平盛世政通人和的清明景象呢?所表现的是不是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兴盛繁华的景象呢?人们的观赏角度不同,各有体味,都言之有理。但专家研究认为,《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歌颂太平盛世的图画,而且也是数一数二的一幅北宋都城风俗画。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5,(6):i006-i006
在一切追求便利的时代,扫墓代订供品、代客祭拜与网络追思等服务,今年在台湾大受欢迎,使用率比往年增加3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