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17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3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科技》2007,(11X):F0003-F0003
简介 文本河池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努力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实步形成,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研发工作明显提高,科技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一场"电荒"席卷全国,作为水电之乡的河池,亦未能幸免。河池供电局提供的数字表明,今年7月全市电力缺口达40万千瓦,全市80%的重点企业因电力紧缺生产陷入困境。近日,记者走进居民家中,企业车间,感受来势汹汹的电荒困局下,河池供电人的节能之道。  相似文献   
3.
<正>在著名的东巴凤长寿金三角之一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有一种本地土鸭叫麻鸭,个头矮小,毛色灰麻,还长得特别慢,长相实在不讨人喜欢,是名副其实的"丑小鸭"。由于长得丑且长得慢,养殖效益低,在当地,这种鸭几近绝迹。然而,这种丑丑的麻鸭,却肉质香醇、美味可口,成了很多东兰人记忆中"小时候的味道"。有一个人,从这"小时候的味道"中嗅到了商机,毅然弃商养鸭,发展麻鸭养殖产业。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他硬将东兰麻鸭这个"丑小鸭"  相似文献   
4.
眼下,广西河池市众多果品企业的扶贫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果农们加班加点采摘外运成熟的沃柑、砂糖橘等柑橘类水果。2020年,河池市柑橘种植面积41.3万亩,挂果面积32.6万亩,产品远销多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相似文献   
5.
<正>"铜鼓锵锵,声震山岗,号召勇士,御敌卫疆,披坚执锐,血战沙场,鼓声激励,凯旋回乡。"……一首慷慨激昂的《铜鼓颂》,将古老的铜鼓文化为世人娓娓道来。铜鼓,这种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与中原地区的鼎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在史学界也一直流传着"北鼎南鼓"的说法。如今,全世界现存铜鼓2400多面,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河池市就保存了1400多面,堪称"世界铜鼓之乡"。不仅如此,铜鼓这种古老的乐器也并未从当地人的生活中消失。至今,在广西河池市红水河流域的东兰、都安、马山一带的壮族村寨,依旧保留着节日里赛铜鼓与跳铜鼓舞的古老习俗。而在  相似文献   
6.
《广西经济》2014,(4):26-27
正2014年是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十分严峻、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河池市部分重点行业出现需求下滑、开工不足、库存增加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工业、投资、财政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负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物价涨幅高位运行但  相似文献   
7.
河池市双狮粮油有限公司的拳头产晶之一——双狮桐油,长期以来,以其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产品远销海内外。据海关统计,双狮桐油出口量2006年-2007年全国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8.
近来,民众向官员下跪的事件成为一大热点。广西河池市兰木乡15位古稀老人跪在山道上,请求政府修路,因为他们每天要往返20多公里,到供水点挑水度日;湖北省公安县300名教师跪在县政府门前要求转为公办教师;最为“壮观”的当数大连庄河市上千名群众在市政府门前下跪求见市长……  相似文献   
9.
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模型,对河池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采用因素相关性分析法对其驱动因素进行分析;2001-2007年农业用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逐步增长,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累计增长量达5990.380hm2,2001年、2004年、2007年河池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178.56,178.80,178.41,土地呈现从高度开发利用向合理调整转变的趋势;政策因素、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等都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