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7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30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13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57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36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2月3日上午,淮安检验检疫局办公大楼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检验检疫全体职工热情地迎来了前来慰问的淮安市政府李继平市长、王向明副市长等领导和贵宾。面对检验检疫职工一张张热情洋溢、充满自信的笑脸,读着一组组凝聚着淮安检验检疫人心血和汗水的统计数据,看着会议室里摆  相似文献   
2.
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是高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江苏移动淮安分公司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信息化发展空间,通过“高校一卡通”的开发与应用,成功参与到当地高校信息化发展进程,并逐步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移动行业信息化拓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战略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淮安地处淮河生态经济带,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突出,因此研究淮安产业的协同发展,无论是对淮安自身经济发展还是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与淮安的产业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淮安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力、产业结构相似程度、与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测定,得出淮安产业的协同发展对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具有积极的影响,最后从协同创新产业体系的建设、产业分工协作、地方政策等方面提出淮安产业协同发展助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盼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93-194
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运用偏离度分析,研究淮安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问题。优化淮安市产业结构其实质就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必将有效地促进就业结构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江苏淮安推出共有产权住房模式引起了全国关注,政府出50%或者30%和你凑份子,并按出资比例拥有对应的产权,5至8年之后,你只要将政府出的那笔钱还了,房子就全归自己了。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值得向全国推广。(据3月17日《重庆晚报》)  相似文献   
6.
如何改善销售渠道是现在各个企业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同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快速消费品销售渠道的内涵和类型,然后对淮安地区快速消费品销售渠道进行SWOT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最后提出要继续发挥企业的现有优势、掌控经销商、采用连锁销售模式等措施来解决淮安市场快速消费品销售渠道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7.
8.
在国家"互联网+"战略背景下,我国电子商务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一次次的把物流推上风口浪尖,特别是对快递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笔者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成为新兴的产业业态,结合淮安的现状特点以及淮安在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对淮安发展电子商务物流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思涛 《交通财会》2011,(11):79-82
随着淮安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市民对城市公交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本文从公交服务的主体、行业管理、公交扶持政策落实、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淮安城区城乡公交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剖析了淮安城乡公交面临的新形势,最后从树立财政购买公交服务的理念、切实落实公交优先的各项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公交发展规划、加强公交场站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定合理的公交市场投资体制、改进公交市场的服务监督管理提出了淮安城乡公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河文化是淮安代表性文化。因运河而生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很多而且种类繁杂。它体现了淮安的文化底蕴的深厚。长期以来,这些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开发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在开发利用。在中国大运河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功以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显然不够。通过对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资源的梳理、问题的寻找应对举措的阐述,引起地域上的人们的深思、慎行,从意识上、从机制上进一步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传承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